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574篇
社会学   156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foster care with that of children in institutional care. Social workers were asked to asses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children as well as several other criteria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grid. Our sample consisted of 568 children placed in foster care and 661 children placed in institut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children in care who lived longer with their birth parents have a lower psychological health. Furthermor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residential care is lower than children placed in foster families. As children in institution are placed later than children in foster families, this may partially explain the lower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residential care. As a result, children in residential care have experienced more abuse and neglect and witnessed more domestic violence than children in foster care. In addition, children in residential care have more poor-quality contacts with their birth parents than children in foster family. These contacts negatively influence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Finally, the factor that most influence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care is the 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ople who care for them on a daily basis. Again, children placed in foster families have better-quality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foster families than children placed in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972.
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还不仅会增加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匹配的难度,而且会对其未来收益存在负面影响,基于借款人和商业银行各自的行为决策,建立约束优化模型,分别对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情形下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违约金率与提前还款比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市场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符合一般商品市场的供求规律,但不同市场中的供给曲线及需求曲线斜率并不相同。据此,构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分析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均衡解以及偏离均衡解时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973.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政府为了解决当时严峻的城市住宅问题,于1988年至1992年间制定、实施了住宅200万户建设计划。住宅200万户建设计划首次按照国民的收入状况对住宅需求者进行了阶层划分,并制定了针对不同阶层提供不同住宅的政策措施。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宅地供给的扩大,抑制住宅投机的政策、策略等的制定以及在税收方面的支援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得住宅200万户建设计划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974.
为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氛围,在交易过程中可引入智能合约。基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不可篡改的特点建立信用抵押交易,既不造成资产占用,又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用新兴技术解决传统制度难以解决的信用难题。一是基于Fabric联盟链,搭建智能合约信用抵押交易体系,并制定交易规则。二是针对信用交易失灵问题,设置强激励的交易信用函数,构建刚性约束的信用抵押智能交易模型,以“廉价”的信用资产抵押降低交易成本,以“昂贵”的信用丧失代价吓阻违约行为,促使交易双方自觉、自动执行合约。该智能交易模型具有强激励性,随着交易次数的不断累积增加,信用抵押占比亦随之逐渐增加,并最终趋于完全信用抵押的理想状况。  相似文献   
975.
不动产物权期待权仍属于债权,其源于生效的不动产物权变更合同,此合同的生效是之后物权变更的必要条件。不动产 买受人与金钱债权的债权人之间出现的不动产物权期待权与抵押权权能的对抗,实质是二者在优先对抗属性方面的排序问 题。在法律评价范畴,应当将不动产物权期待权的优先对抗属性前置,使其可以对抗部分优先权人。《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以 及部分裁判文书赋予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对金钱债权执行的阻却效力,此阻却效力的增强理应从不动产物权期待权本身的属性 方面寻找依据,应着重加大社会公共利益和不动产交易稳定性这两项影响因素的权重。  相似文献   
976.
我国既有居住建筑存量大,建筑性能落后,在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源,而新建绿色建筑消耗资金大,见效慢,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是国家解决资源消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PEST—SWOT分析模型,从四个层面分析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在政策层面建议完善法律法规、细化评价标准、能效标识;经济层面建议合理拆改、加大激励力度;社会层面应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清单透明化等,技术层面开发绿色技术、培养绿色改造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7.
首先给出了居民消费模式函数,指出了居民的消费模式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和应用抵押贷款购房的必要性;然后建立了抵押贷款还贷效用函数,并求出抵押贷款还贷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居民在应用抵押贷款购房时采取不同还贷方式所能购住房的房价,或在房价一定的情况下抵押贷款的还贷期限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购买住房的房价或还贷期限的因素,并在一定假设下计算了等额、等比递增和等比递减还贷方式下可购住房的价格.  相似文献   
978.
无论从目前我国教育需求的现状、教育信贷的需求对象、借款者的还贷能力、自动可执行协议的声誉机制理论、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银行的贷款心理 ,还是从新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市场崩溃理论来看 ,我国目前教育信贷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教育信贷较为繁琐的手续和贷款抵押制度不取消 ,教育信贷市场的规模就不会壮大 ,也就难以真正刺激教育需求 ,也必然难以对目前的扩大内需政策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的虚假的“过剩”将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