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7篇 |
理论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205篇 |
社会学 | 38篇 |
统计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沈开举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24-28
依据传统的行政法学理论,行政裁决权是一种行政权,对于行政裁决不服应当依照行政诉讼程序对裁决主体提起行政诉讼。这种认识导致了相关制度的建构越来越偏离现代纠纷解决机制的正常轨道。从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本质来看,行政裁决权应当属于司法权,行政裁决制度属于现代委任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理顺行政裁决与司法诉讼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多元和规范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72.
王玉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9-24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被大家所公认并共同遵守的,用以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道德。但悖论的出现却破坏了正常的秩序,破坏了社会风气,消解悖论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3.
冯之东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2-49
因社会纠纷复杂多发,而现行纠纷解决机制"单兵作战"效果欠佳,整合既有的纠纷解决资源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内的当务之急。主要依照政治逻辑进行运作的政法委依托于体制优势,基于其职能定位和运作方式,成为执政者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达致"整合资源、维护稳定"这一执政目标的现实选择,而由其组织实施的"会商研判""联合办案"则成为实现该制度预期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74.
陈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海峡两岸双向投资争议既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两个不同法域间的投资争议,也是WTO与ECFA框架下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投资争议。针对两岸私人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议,应侧重构建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并完善两岸民商事司法协助机制;针对台资与陆资分别与投资地主管机构之间的投资争端,则应参照ICSID模式统筹考虑由两岸四地共同建立专门仲裁机构加以妥善解决;而两岸主管机构之间发生的因履行世界贸易组织TRIMs与GATS或ECFA及其后续投资保障协议而产生的争端应当在ECFA框架下,与其他经贸争端(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考虑,通过政治与法律混合模式加以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275.
看谁更胜一“筹”——苗族口承法状态下的纠纷解决与程序设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晓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口承法形态下的各民族都会在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下设定诉讼程序和解决纠纷的方法,以在我国西南地区苗族村落中至今还能看到这种原生态诉讼文化的影子,很有典型性.苗族传统的诉讼文化中纠纷解决是通过理师的"摆古说理"来完成的.理师在厘清诉讼双方的具体责任和过错时以"筹"作为计算工具.纠纷裁定过程是以口头传承下来的"古理"和"先例"为法的依据,并形成了口传的"理词",使习惯法内容得以具体化、固定化.有些内容被编成"古歌",使法的传播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276.
建立了分布式卫星SAR系统动目标检测定位和测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ESPRIT算法的多通道动目标检测定位和测速方法。该方法用DPCA技术检测动目标,再利用改进的ESPRIT算法确定动目标数并定位,提取运动参数。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正确检测动目标并确定运动参数,与传统FFT方法比较,尤其对于成像后在一个方位分辨单元内的多个动目标情况,该方法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277.
薛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3):83-88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的日益增多使得纠纷的解决方式成为研究的重点。这种纠纷有其特殊性,往往涉及当事人的根本利益,而当事人之间又存在相邻关系和共有关系,需要维持和谐的生活秩序。纠纷的解决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应采用诉讼、非诉讼的手段,以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机构等作为调解主体。这既是业主解决纠纷的内在需求,又是国家应当大力推动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的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278.
“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加剧了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近年来,一些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杀熟”问题,频频侵犯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面对掌握数据信息的经营者实施的“大数据杀熟”,消费者维权却因其隐匿性强、取证困难、维权成本高等原因而困难重重。为了从法律上有效规制“大数据杀熟”,不仅要提高执法机关的监管主动性和数字化监管水平,为电商市场发展营造法治化环境;还应强化经营者信息告知义务,明确经营者监管职责,促使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理念;更需健全消费者救济机制,畅通线上救济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79.
本文首先探讨了ARP协议的特性和两个方向的地址解析问题,以及这种特性引起的在局域网中进行ARP欺骗的可能性并对两种可能的ARP欺骗攻击进行详细说明,然后给出实现这两种欺骗的程序框架。最后探讨了在以太网中如何防范ARP欺骗,给出四种防范措施,以及在发生了ARP欺骗之后如何检测出ARP欺骗的源头。 相似文献
280.
民间习惯作为一种内生于社会的“本土资源”,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在我国学界,司法活动中民间习惯的适用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和研究。笔者以民事调解制度为背景框架,探讨民间习惯在民事调解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试提出国家对于民事调解活动中运用民间习惯的规范和引导措施。本文一方面希望为民间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寻找一个更为适宜的语境,另一方面通过论证在民事调解中适当引入民间习惯的可行性,以期促进调解制度的解纷功能进一步发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