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63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刘广灵 《管理学报》2009,6(2):150-159
运用现代管理的逻辑阐述了起源于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民主主义组织建设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与现代管理理论的深厚渊源,并通过理论模型证明:在组织面对风险较大的条件下,扁平化治理结构相对于层级制有更大的优势;在组织决策权的分配中,将管理者承担的同质性的管理活动部分授权,使员工参与管理,可以改进组织效能.用现代管理的工具证明了毛泽东民主主义组织建设原则的内在合理性,并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解释了其在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2.
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关键,定位理论主张占领客户心智、寻找细分领域第一。基于定位理论,分析发现革命老区四川 省达州市城市品牌建设存在定位不清、内涵挖掘不足等问题。根据革命老区达州社会经济的特点,提出达州城市品牌建设四 部曲:占领心智,精准定位;内涵挖掘,深度阐述;聚焦核心产业,培育核心产品;硬件塑形,软件铸魂。在此基础上,建议达州城 市品牌建设采取“再定位”和产业聚焦策略,指出达州城市品牌从培育产品品牌出发,逐步演进到产业品牌、城市品牌的品牌成 长逻辑。  相似文献   
173.
从政治、历史和文化的维度研究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可以发现,在1903—1936年间,鲁迅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具体来说,1903-1926年间,鲁迅在外国文学译介中倾向于“文学革命”;在1927—1936年间,鲁迅的文学翻译观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五四前后的“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鲁迅杰出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使他不愧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界之战士”。  相似文献   
174.
晚清民初革命派文学是革命古典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萌芽,它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而出现的。其所蕴含的革命古典主义特点有:一、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宗旨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二、强调民族主义的集体理性;三、崇尚以民族传统文化来陶铸国魂;四、尚武精神和悲壮风格;五、平民气质与通俗化。  相似文献   
175.
百色起义革命道德品质是在百色起义中形成和确立的、表现在革命者道德行为中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舍生取义、忠诚无二、求真务实、民族团结、民主平等等方面,包含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人生品格、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等内容,具有阶级性、先进性、群众性、民族性、实践性、超越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6.
王利君  刘金林  蒙思敏 《民族学刊》2022,13(8):40-50, 157
选取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宣讲、红色文化教育作为评估指标构建红色文化子系统,选取“五个认同”作为评估指标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子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表明,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促进作用显著,具有高度耦合;2019-2021年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处于勉强协调、初步协调、良好协调阶段,二者的良性互动已显现成效,但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从推动红色文化进产业、进社区、进学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方面提出提升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耦合协调度水平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7.
Nisa Gksel 《Sociological Forum》2019,34(Z1):1112-1131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Kurdish women's movement in Turkey by bridging two forms of resistance: those of guerrilla women fighters and of activist women. Based on my extensive ethnographic and archival research, I ask how women under conditions of war engage in different modes of resistance. In what ways does the “heroic resistance” of guerrilla women resonate with and/or contradict the everyday, “ordinary” struggles of activist women? The potent image of the Kurdish guerrilla woman that emerged in the early 1990s is constitutive of many other modes of political subjectivities, even among women who do not or cannot become guerrillas. One of those subjectivities is that of the activist woman. My analysis suggests that women's activism opens up a middle ground of action between “heroic” and “ordinary” resistance by reconciling revolutionary politics with everyday activism around gender‐based violence,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Although both revolutionary movement participants and scholars of revolutionary resistance often contrast the “ordinary” with the realm of armed resistance, this article challenges this dichotomy. I take the two realms of resistance—the ordinary and the heroic—as the core constituents of revolutionary resistance, and I reconsider the gendered interplay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78.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高等农业院校体制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高等农业教育从无到有,并开创了新型的高等农业院校管理体制,推动了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同时,也为新中国建立高等农业院校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9.
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它生动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再现了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运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0.
王岚  陈敏 《民族学刊》2023,14(2):16-22, 152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征程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推动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必须牢牢抓住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一方面应通过坚持思想文化引领、拓宽宣传教育渠道、营造浓郁氛围、借力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等措施,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实现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以生态优先的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