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623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透视刘亮程散文的哲学境界看他作品生命意识的彰显及精神家园的构建,通过解读其作品的生命意识,剖析作家的创作激情、风格与他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2.
王勃的诗文创作别具特色,本文从时代、社会、地域、家族、乃至个体心理诸方面对王勃诗文创作进行文化整合下的分析,以期窥视文化背景下,诗人的生命情调与创作之旅。  相似文献   
73.
在祝允明的古文观中,明道、宗经与抒发性情的文学思想相提并重,师古与师心的观点也同时相提;他提倡行文时当“文被质”,同时又注重文质相协;平揽十代之文而于唐后之文又极其呵斥;在文风方面,他追求典雅敦厚的风格,而实际创作则又多有激扬刚猛之言。  相似文献   
74.
明清散文,流派众多,更迭频繁,风格多样。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散文理论,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创作经验,贡献出了一大批特色显著的散文作品。探讨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的动因和规律,对我们当前的散文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晚明小品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一种完全独立的自由文体,汤显祖创作了大量的小品文,成为晚明小品创作高潮中的重要作家之一,为古代散文体的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小品文创作是在他的文学主张和艺术情趣的指导下进行的,崇尚灵感,顺应潮流,具有融理趣、情感、章法、语言为一体的特点,在晚明文坛上别树一帜。  相似文献   
76.
马丽华以纪实散文的体例,使雪域高原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在《走过西藏》、《藏东红山脉》等文集中诗意地再现,并以审思为其散文创作的整体运思方式,对西藏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渐变及重建民族话语资源和话语策略作沉静的审思。更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话语展现了一个不同于扎西达娃笔下的马丽华的西藏,为人们进一步从认识上消弭边缘与中心化、地域与全球化的差距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77.
本文评析孔见散文《丁村的酸梅》 ,指出作者对社会、历史、人性、命运深邃而独特的感悟和认知 ,以及作者积极进取而又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8.
韩愈对北宋古文运动以及宋明理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晚唐五代以来却一直很少为人们所关注。最早发现韩愈的价值和意义,并高举韩愈的大旗,排斥佛老,对抗时文,力图振兴儒学、恢复儒家独尊地位的是北宋初期的柳开、穆修等古文家。他们的韩愈观在北宋初期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但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以鲁迅散文集<野草>中<雪>为例,从修辞的角度剖析了<野草>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80.
小品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的广义化,扩大化致使它失去了文体特质的规定性,本文将小品文放在与随笔、杂文这两种散文体式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的基点上,以体裁的规范、语体的匹配、风格的追求这三个层面为论述的内在逻辑顺序,探讨小品散文文体的特性;即认为小品文是在杂文、随笔等散文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灵动个性、智慧和精微特质的优美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