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21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2011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91.
以艺术理想规范现实生活、用审美能力重塑人格范式、将艺术完美置于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对当代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及未来社会的全面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导航意义.  相似文献   
292.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成为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文章试从“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理论传承和执政实践三个角度予以初步探讨,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加深人们对这一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93.
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战略思想。思想稳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国际局势稳定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不断深化改革,保持持续发展,全面积极稳妥地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4.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编写新式教材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蒋维乔作为新式教材的重要参与者,为商务印书馆教材的编辑、出版提出了许多颇有创见的新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深深影响着商务印书馆教材的编写,而且也影响着中国近代教材改革的方向,特别是对当今的新课程建设仍然不乏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5.
提出了大学生树立现代观念的必要性,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开放观念和未来意识、信息观念、创新意识、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等方面概括了大学生现代观念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大学生建构现代观念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96.
通过校史文献考证,意于廓清西北大学100多年来依托西北兴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认为关中—陕西—西北—西部—全国—世界的互逆循环过程或关系,表现了这种进化轨迹,尤其是其中作为“根”、“根据地”和“立足地”的陕西最为重要。这一思想,在清末酝酿,在民初大致成熟,在抗战时期得以实践和发展,建国以来有反复和调整,并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97.
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应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为核心,在新安全观的理念指导下,进一步促进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可预期的积极建设者。中国崛起必然冲击国际社会固有的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在国际关系中建立和发展利害共同体应视为促进中国顺利崛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98.
法治与政治文明相共生,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外在标志,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尺度,是政治文明得以实现的基本形式。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其治国方略、执政方式逐步从人治走向法治。成长着的中国法治标识着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人治主政,蔑视法治,政治文明之路山重水复;健全法制,厉行法治,政治文明之路柳暗花明;法律至上,民主彰显,政治文明之路漫漫而修远。  相似文献   
299.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既有中国传统天下主义与和合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有对西方民族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吸收和“移植”。观察新世纪中国价值观的流变,不仅要对价值观形成与运作的内在机制进行剖析,更要站在社会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来思考。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文化冲突造成传统价值观的缺失;体制转轨引起价值导向冲突和价值取向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价值观体系建设必须树立文化生态观,必须关注科技的人文理性,必须保持民族性。  相似文献   
300.
巨大的人口压力要求中国必须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凯恩斯经济学,忽视了资源稀缺的约束,孳生了以要素高投入、废弃物高排放、产出高增长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自1980年代起,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就从实践和理论上对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主张把人重新纳入自然界,人与自然和谐并存、共同发展;生产力概念应当给予重新界定:生产力是人们顺应自然,发展经济,实现人类与自然共同进步的能力。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已经得到人们比较一致的认可;现在最重要的是必须适时地把循环经济理念转变为行为,把理论的结论转化为实践的成果,把发展模式具体化为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