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5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79篇
丛书文集   864篇
理论方法论   315篇
综合类   6149篇
社会学   281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在百年党史的光辉与坎坷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贯穿党史的重要主 线,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每一位农业农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深思. 结合现实,回顾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10年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发展两段历史,可以 带给我们很多深刻启示.20世纪50年代有关农业合作化的争论和实践,启示我们农业农 村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循序渐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个慢变量,不能急于求成.20世纪80年 代以来的历史则启示我们,要始终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既要有一个脚踏实地的决策 咨询的参谋部,也要有一个统筹管理的大部制的农业农村顶层结构,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要 有一大批有志于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热血青年.新时代广大青年应知农、爱农,投身中国 “三农”事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32.
乡村振兴绕不开空间维度.通过福建土楼修缮的个案分析,展现了物理空间 的修复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参与和乡村再组织化,在解决地方问题的同时,赋予了空间 新的文化活力.土楼修缮引起的连锁反应改变了乡村面貌,呈现了在空间形塑、主体实践、 文化势能机制下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相互建构的动态过程,凸显了地方性、社会参 与和文化活化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33.
合理进行乡村产业布局,选择适配的产业经营模式,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方式。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产业经营,基于N市典型村庄的产业经营实践,归纳出项目招引型、业主带动型、资源改造型和党建引领型四种典型产业经营模式,并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两方面分析不同经营模式的适配情境。研究发现,强区位优势和强资源优势的乡村适合采用项目招引型产业经营模式,强区位优势和弱资源优势的乡村适合采用业主带动型产业经营模式,弱区位优势和强资源优势的乡村适合采用资源改造型产业经营模式,弱区位优势和弱资源优势的乡村适合采用党建引领型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34.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纵向一体化经营、组织规模大型化、组织体系走向开放、经营机制企业化、经营方式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了解和掌握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变化趋势,并适应变化的客观环境,发挥资源和特色优势,以灵活的机制和方式,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35.
从数字技术应用素养、数字内容社交素养、数字媒体创新素养和数字安全保护素养4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数字生活参与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总体偏低。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数字消费、数字文娱、数字出行、数字教育、数字医疗和数字生活参与度。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对不同领域数字生活的影响有较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素养通过强弱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居民各领域数字生活影响存在差异,尤其是弱关系网络对参与复杂数字生活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建立健全数字教育培育体系,提高农村居民自我效能感,统筹协调强、弱社会网络,提升社会学习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6.
孙信茹  赵亚净 《民族学刊》2021,12(3):64-73, 101
数字时代背景下,乡村精英也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中经历着转化。文章以云南一个白族传统村落为研究个案,考察当地乡村精英群体的微信生活。研究发现,精英身份和意识赋予他们技术使用的独特性,微信对精英群体的权威建构发挥了新的影响和作用。具体来说,乡村精英通过对微信技术的积极运用,在巩固象征性资源、拓展社会关系网络、激发公共生活的参与度等方面形成了新的权威构建方式。文章试图从新媒体技术的角度去探究微信和乡村精英权威身份构建的方式以及技术带给村落社会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37.
因为农村非农就业的快速发展已使其影响因素分析成为必要,故在修正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因素。研究认为:由收入差距和农民工就业率决定的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非农就业规模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表明各种因素共同影响最终形成了三部门条件下新的城乡收入差距。为了验证以上结论而设计的统计检验表明:务工工资、务农收入差距和农民工就业率是影响非农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农民工人力资本储量、人均家庭负担以及城市现代部门工资与务工收入差距的影响也较显著。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构建人口流动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农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938.
西部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题组通过在四川等西部省份的调查,发现西部地区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着许多问题。从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筹资、农民参与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9.
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慢,人口增长,农民的温饱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除了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农民的生育观念滞后以外,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40.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正在发生悄然转变,集体所有的、家庭承包制下的雇工经营模式(如“铁麦客”现象)正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成功解决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小规模土地占有之间的矛盾,还在农村衍生出适应这种生产模式的新型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