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5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02篇
丛书文集   1413篇
理论方法论   489篇
综合类   8768篇
社会学   699篇
统计学   225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920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872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907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594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91.
科研统计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一部分。充分运用科研统计结果将有效地促进科研管理的良性循环,为科研政策的决策与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运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科研统计,对于提高科研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实效性,增强其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降低整个科研管理工作成本,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将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992.
明航 《学术探索》2006,(3):131-137
目前我国民办学校发展规模较大,其中中外合作制学校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律,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办学条例》分析入手,主要论述了中外合作制学校的主要特征、比较优势、主要问题以及中外合作制学校的改进关键。  相似文献   
993.
殷志云 《云梦学刊》2002,23(2):90-91
中小学校长是完成我国“十五”教育发展重点这一历史任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整体素质与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应当围绕新世纪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素质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994.
构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设置小教本科教育类课程的主要依据,探讨了构建小教本科教育类课程需解决好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划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具体组成。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从中国中小学教育实际出发,理性分析了完善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日本学校社会工作现状及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学校社会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更加为人们接受。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分支部门,本着以青少年儿童的利益为最大利益的主要原则,努力将社会工作的原理和精神运用于学校领域和场合,其目的是保障青少年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学校社会工作进入学校,实际上也是打破现有学校内部解决问题模式的尝试;是一种对学校制度以及功能改革的尝试;是一种协同、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提高和净化学校环境质量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7.
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的主旨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进行了为期7年的乡村建设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内外也引起了较大反响。在今天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吸收借鉴国内外乡村治理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历史上一些乡村治理专家的思想智慧,促进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梁漱溟重视文化教育因素在农村进步和国家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998.
技工学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技工学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现状,探讨几种新的教学方法,并从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方面加以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999.
乡村治权结构的优化与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治权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既有研究对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权结构的认识,强调从精英/能人的能动性出发,或是侧重于精英权力存在的社会组织土壤。然而这样认识路径,既弱化了传统共同体内涵的整体性权力面向,也遮蔽了边疆乡村社会复杂而又特殊的治权结构事实。通过中国西南区域农村深度调查材料发现,传统时期的治权结构表现为整体性权力与个体性权力的复合支配,具有三层逻辑意涵:一是作为权力化身的整体对个体的支配,二是拥有权力的个体对处于服从地位的个体的支配,三是整体性权力支配往往优先于个体性权力支配。民主改革以后,复合型治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历史的底色尚未完全褪去。在当今社会,探析复合型的治权结构及其嬗变进路,促进治权结构的现代化,最终转向整合式的治理图景,无疑对于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发展,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至关重要,政府减贫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托于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协同主体决策。分别构建政府、企业、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协同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协同系统发展参与主体均衡策略选择,分析政府减贫策略下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协同演化博弈稳定性,通过收益矩阵分析得出均衡策略和稳定性因素。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的策略选择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政府积极推进策略有利于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协同合作演化;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协同减贫策略决策、投入成本对系统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减贫”、农村电商“线上协同”、农村物流“线下协同”是现阶段政府减贫下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协同发展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