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8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53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66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358篇 |
社会学 | 16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青海同仁地区的土族和藏族村庄在每年农历六月份都举办规模盛大的集体性祭祀活动“六月会”。在具体的举办过程中,大多数村落都存在全村同祭神灵和邻近几村合祭神灵的形式。本文从共时性的视角,依据杜尔干和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宗教人类学理论对“六月会”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展开分析,提出“六月会”祭祀圈的概念,并在村落和村际两个层面上,揭示了其对社区共同体的整体团结和内部结构的巩固、维系作用。 相似文献
72.
汉代民间的鬼神祭祀并非单纯地以祈福禳灾为目的,它还包含有以祝诅等巫术伤害他人,被伤害者甚至有可能是最高统治阶层。祭祀中害人巫术的存在,无疑会对社会治安、统治阶层本身乃至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面对这样的挑战,汉代的统治阶层设立严刑峻法、设置祠祝官进行抵御;而统治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将先秦以来限制祭祀规模的传统理念用于现实政治,致力于革新鬼神观念、宣扬淫祀无福,试图在思想上对民众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73.
吴小涵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4):96-98
舞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其总体结构和表现手段都是共同的。但是审美特征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和西方的舞蹈都呈现出不同的美。这种差别是由于所置身的地域生态各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故其形式和内容无疑会反映出各自的特质。而这种异同完美地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使人们对舞蹈与哲学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进行关联性思考,从而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并达到契舍。 相似文献
74.
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53-55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 ,民间舞蹈寓于民俗文化之中。民间舞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体现 ;民间风俗又为民间舞蹈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并提供了内容、气氛以及广阔的传承和发展空间。看一个舞蹈 ,了解一个民族。民族文化像一个纽带 ,将舞蹈艺术与民间风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使舞蹈艺术与民俗文化互相渗透 ,互为依托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5.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4):150-153
长鼓舞是瑶族的民间舞蹈,是瑶族人古老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它融歌、舞为一体,反映了瑶族独特的文化内容与特征,是瑶族民族历史、情感、精神与价值观的再现与记忆,反映出瑶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76.
陈开梅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14-19
以古文献为依据,探讨了颂体的起源。颂体源于原始宗教祭神祭祖乐舞辞和夏商巫术文化氛围下的祝颂词及金文祷词,并对后世颂体文学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77.
程利英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2(3):70-73,111
明朝北直隶祭祀的主要内容有文庙各坛祠春秋二祭、名宦乡贤春秋二祭、八蜡神庙春秋二祭、社稷坛春秋二祭、风云雷雨坛祭、霜降祭、邑属坛祭、清节祠祭等,是明代北直隶地方经费支出较多的一项,财源是征收的代役金。京府顺天负担更重,除以上祭祀项目,还额外有其他祭祀,由代役金和税银共同承担。明代的乡饮酒礼源自古礼,是由地方官宴请当地年高有德者于公堂,其意为敬老尊贤。明代北直隶的京府顺天和京县大兴、宛平的乡饮酒礼费用较高,其他的府县则较低,经费出自代役金。祭祀与乡饮酒礼给北直隶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78.
段泽孝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4):126-136
公共政策变迁中由于涉及对私主体财产权的拘束而执行困难,并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情形,在实践中屡有发生。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政策就集中反映了此类问题。由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原所有者财产权之取得具有长期的政策背景,而产权移交又涉及其权利减损,进而出现政策执行困难。究其原因,是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产生的特别牺牲,与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之间存在冲突。前者的不可期待性与后者的可期待性之间界限模糊。调控与助推理念的适用有助于调适二者的关系,促使利益调控成为行政法的基本任务之一,进而建构以比例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和溯及力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调适标准,使公共利益维护和私人利益保障之间尽可能平衡,进而推动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9.
舞蹈与文学的"通"与"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庆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79-81
舞蹈与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创作目的、表现手法、艺术形象等,都是人们自我表达的媒体;而不同之处在于艺术表现形式上,舞蹈是肢体语言,文学是文字语言.如果将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相互应用,将对舞蹈艺术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0.
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不仅是一次文艺改革运动,更是一场动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为发挥文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为新秧歌运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依据。明确秧歌创作把思想性放在首位,为实现秧歌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贴近人民生活的新秧歌内容真正满足了老百姓的需要,为新秧歌运动政治动员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定位。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适应了人民群众的接受力,为新秧歌运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