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8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53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66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358篇 |
社会学 | 16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柳肃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35-38
祭祀文化是儒家礼制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祭祀是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韩两国的书院都有祭祀的建筑以及相应的仪式空间。东亚书院祭祀建筑的布局有着严格的规矩,遵照传统礼制思想中的方位观念。因礼仪交往行为中的宾主位置关系形成了古代建筑(包括书院建筑)中的东西阶制度。 相似文献
82.
田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123-124
“通感”是借助一种感觉沟通或启发另一种感觉,或由对一种艺术门类的感觉和理解转移为对另一种艺术门类的感受。在美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通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灵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教师生动、形象地讲授美术基础知识,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傩舞具有游戏性、健身性、武文化特色以及典型动力特点等体育文化属性。南丰傩舞没有任何唱词,自始至终完全靠肢体语言表达寓意。就傩舞和健美操的特征和动作结构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两者具有十分相近似的属性。把传统民间艺术傩舞改编成具有现代气息而又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系列傩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赵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9-111
尽管湖南的舞蹈产业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但事实上其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现了一定的疲态。通过对商业化趋势下的舞蹈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尝试进行基于传统舞蹈、群众舞蹈等方面的商业化探索,同时强调推广平台的重要性,旨在寻求舞蹈艺术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舞蹈产业在商业化道路上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5.
台湾民族学的祭祀圈与信仰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振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5):32-36
台湾民族学在西方欧美学术传统的较深影响下,特别重视田野调查,其在吸收西方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时,也注意与田野调查实际相结合,这显然是一条有利于创新的学术路线。本文所论及的“祭祀圈”和“信仰圈”原本是台湾汉人社会组织的一种,属于民间信仰范畴,是客观自在的社会现象,但在其研究中,以施振民、许嘉明和林美容等为代表的学者却将其深化为一种有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很值得广泛地借鉴和学习。本文主要叙述了这一理论与方法的形成过程、内涵及其所适用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86.
杨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6):94
广场舞象征个体的私人生活正在向公共空间扩展,基于个体需求自发形成具有公共性的组织化形态。在家庭核心化与个体崛起的背景下,广场舞对个体而言既是一种健身运动,进行身体展示与个体审美追求,个体也渴望在广场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为自己而活的身份追求。作为具有公共属性的广场舞并没有形成紧密封闭的公共生活,在团体内部出现了“抱团”与“找朋友”的双重公共生活,前者体现了群体内部的圈层互动,后者呈现了个体希望通过主体间的互动建构群体归属感。总体而言,广场舞刻画出一个松散而开放的公共社群生活,凸显了私人生活的公共转向,实现了个体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的有效联结。 相似文献
87.
刘黎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2-97
在分析宋代民间杀人祭鬼的材料的基础上,以文献间互证的方法论述杀人祭鬼与密宗信仰的关系,说明"人祭"这种古老的野蛮信仰在宋代确实再度兴起. 相似文献
88.
民族舞蹈文化与“社会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舞蹈促进了民族间交往、融合以及培养人的身心健康,其资源可以被不同的公众以迥然不同的健身方式使用,这就涉及如何理性地认识民族舞蹈文化。从民族民间舞蹈概念的界定及社会价值、"社会舞蹈"的由来、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等方面讨论民间舞蹈问题。 相似文献
89.
论太极元素在现代舞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当中有着很多现代舞中追求自然、刚柔结合的动作特点。而现代舞舞蹈韵律与太极形韵也存在一定的异同点。本文论述太极与现代舞之间的关系和太极韵律对现代舞训练过程中的影响与发展,如通过现代舞的动作与太极之"形"、现代舞的气息与太极之"气"、现代舞的表现力与太极之"神"等多方面深入分析其自然、人体与情感之美,阐明太极拳在现代舞训练与表演中的运用有助于舞蹈演员的训练与现代舞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
抗战时期的黄陵祭祀典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战时期,黄陵祭祀典礼逐渐演化为“党国”的新政治文化传统,而且在其进程中出现了国共两党三度合祭黄陵的特殊景象。这一祭祀典礼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党国”构建“党治”与“礼治”融通的新权威主义政治模式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党国”的祭祀典礼方略并不符合政治民主的时代潮流,黄陵祭祀典礼终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动员力与政治整合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