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9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含有“标记于门而禳解灾难”情节的民间故事在文中被归纳、命名为“灾难禳解”故事。对这类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与表达功能的分析表明 ,“标记于门”是门祭巫术的遗存 ,由巫术到习俗的变迁 ,反映出人类应对灾难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变化轨迹 ;灾难禳解类型的民间故事便以非历史的方式展现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解释渐趋逻辑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92.
李土司宗族作为明清以来受汉文化影响颇深的土族土司世家大族,其社会行为中体现出极其浓厚的宗法思想。考查《西夏李氏世谱》等关于李氏宗族墓、祠堂祭祀方面的记载,其中贯穿了封建宗法文化最基本的孝道思想。然而,作为与一般百姓家族不同的世家大族,其丧葬与祭祀又呈现出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3.
孔子思想视域中的祭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所祭之神本质上不是外在的神灵,而是人类自我心中的神性。祭祀的过程实质是对人性崇高的一种心灵追寻,祭祀只是这种追寻的一种方式与过程。现代人缺少的是这种心灵的祭祀,这是孔子祭祀思想的现代人文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4.
明代文官恤典祠祀是根据已故文官的功业、品德等因素,由国家主导的建祠奉祀活动。国家以此方式褒奖已故官员,激励在任官员,也希望通过壮丽的祠宇和定期的祭祀活动向更多的民众传达国家赏功酬劳之意,宣扬忠义价值。虽然民间对于这类祠祀有不同于官方的诉求,一些祠宇在缺乏官方力量支持后迅速走向衰落甚至荒废,但是官民并未停止申请恤典祠祀,祠祀所构建的荣誉体系、教化功能仍得到民间的认同。  相似文献   
95.
云南彝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支系复杂,民族民间舞蹈浩如烟海,除自娱性舞蹈外,主要表现在:节庆祭祀活动中的舞蹈、祈神活动中的舞蹈和丧葬活动中的舞蹈。  相似文献   
96.
本文揭示了青藏高原藏族宗教舞蹈的发展轨迹。认为藏族舞蹈不仅是远古文化的遗存,而且汇聚和融合了多元宗教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从而衍变和形成藏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孕育出藏民族文化中独特的乐舞艺术。  相似文献   
97.
Against current privileging of diasporic identity as the (trans)migrants’ challenge to the normativ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belonging,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case of contract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Hong Kong to explore the critical potential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in challenging hegemonic national discourses outside much-discussed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ntexts. While acknowledging the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linkages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Hong Kong maintain with their home communities, the paper argues the significance of attending to the simultaneous importance of forgetting i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ir situation. In light of the common refrain of forgetting observed among these migrant women, the paper elucidates the politics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in their situation, especially the dependence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on consolidat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allegiance through the mediation of gendered norms of family duties.  相似文献   
98.
作为北宋天台宗山外派的代表人物,孤山智圆的鬼神观以“神明”为线索,以“迁善而远罪,拨情而反性”为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鬼神完成“有心”“化”“佛之理不远复”三个步骤的功夫展开.智圆所言之神具有“德”与“应”两个面向,且与人之间存在着德性化的感应关系,进而智圆以此将儒学“天—人”二元结构拓展为“天—神—人”三元结构,鬼神亦从中表现为一种世俗信仰的文化符号.在祭祀观方面,智圆在批判淫祀现象的荒谬性与普遍性的基础上,将“报德”作为祭祀的现实目标,以矫正时弊.总体来看,智圆的鬼神祭祀观具有逻辑性、实用性与系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
农本意识是农业社会中统治理念和主流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两汉时期,为了强化农本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政府以农为本,对民间信仰文化进行一系列的引导和干预,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管理策略:一是以天子籍田仪式和农神祭拜之礼引导乡村社会重农务本;二是破除民间“淫祀”,维持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三是移风易俗,倡导“农为民本”的淳朴民风。  相似文献   
100.
打牛祭丧是贵州黔西县化屋歪梳苗丧葬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仪式。该仪式的举行与否,取决于死者的年龄大小、是否生育及死者家庭的经济条件。通过这一极富象征性的传统仪式,苗寨社会建立起了一种以费用分摊为目的的经济扶助模式,有效缓解了单个家庭举行丧葬活动的经济负担。同时,家族认同功能也在仪式中得以强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打牛祭丧仪式也在不断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