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07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151篇 |
社会学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罗毅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20-23
食盐专卖制度是我国从古至今长期推行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历史事实证明,食盐专卖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往往同时存在,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法治化步伐的加快,食盐专卖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甚至有碍于现代法治化的进程,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法治的视角对食盐专卖制度所带来的弊端及其原因进行探析,并对现行盐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几点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72.
建立基于GIS技术的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盐湖资源开发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信息化的决策咨询平台。文章在分析盐湖资源循环利用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讨论了柴达木盐湖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的构架和功能目标,分析了系统设计流程和实现技术。通过运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基于.NET框架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分布的三维场景浏览、盐湖企业及其生产经营状况的查询分析和盐湖资源开发的动态管理,为循环经济区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3.
背盐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陆路运输盐巴的一个职业,它兴盛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带,这一职业的存在一方面缓解了水上盐运周期性涨落引发的不便,另一方面解决了周边地区贫苦民众的生存问题。石柱地区背盐行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兴,并且长期在川西南地区的盐运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盐运的兴起,背夫的出现和组织渐成规则,盐运产生的利益矛盾也不断反映出盐夫之间、商夫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和组织原则。作为一个独立群体,背夫为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背盐因其特殊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文化,它不仅锻造了背夫们独特的心理品性,还引发了区域性经济、文化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74.
董占泉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6-11
盐城草堰镇古盐运集散地文化遗迹史存确切而厚重。为避免在我国新一轮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这一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宝贵历史遗存遭受损毁,人们有必要对之进行抢救性研究和挖掘。古盐运集散地文化遗存核心是盐,灵魂是水。对古镇、古河道、古水体的研究与考证,成为问鼎古盐运史迹的活水源头。古水体是挖掘草堰古盐运集散地这一文化瑰宝的基本坐标和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75.
盐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在当前市场经济中盐业企业的振兴之路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根据盐业企业的现状,对盐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定位性的论述,并指出了提升盐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盐梅”与“盐车”是《全唐诗》中所辑录的含“盐”诗歌中,使用度最高的两个词汇。文学话语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并与社会权利关系密切关联。由此,从文本所使用的语汇所表述的意象来认识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刻内涵,然而人类文化的传承、传播,是以意识与潜意识方式并存的。所以,“盐梅”与“盐车”两个意象上附带着封建政治领袖渴望贤臣良将的心态;粘连着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努力跻身于政务高位,并由此达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的内在驱动力。从意象角度出发看唐诗中的盐文化,也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77.
裴恒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19
川盐入黔是贵州历史上食盐消费的主要方式。历史上贵州的盐业状况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上贵州地质上缺乏盐产、交通闭塞;社会因素方面贵州地域处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边缘地区,以及经济落后、民众购买力低、政府的政策失误等。以赤水河流域仁岸为主体的川盐入黔,带动了赤水河流域经济、交通、文化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社会互动的历史,反映了边缘化的贵州不断纳入中央治理范围的历史轨迹。探索这一盐运古道和盐运历史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制盐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数量增加、企业生产能力快速提高。目前面临市场供应过大而需求相对较小的市场现状。突出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制盐企业存在产能富余,市场竞争激烈;食盐专营或将取消,终将由市场定价,将降低企业利润;消费者需求需培育,制盐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为更好地发展,制盐企业应积极进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制盐企业应从单纯的工业用盐生产向盐化工发展,延长产业链;深化卤水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丰富企业产品;积极进行多品种盐开发,努力培养市场需求等。 相似文献
79.
叶锦花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4-38
传统时期,中国各地海盐生产技术改进的历程并不一致,其中,福建晋江浔美盐场是较早改煎盐法为晒盐法的盐场之一,至迟到元代,浔美场已大规模采用埕漏法制盐。制盐技术的改进不仅降低了制盐成本,大幅度提高了食盐产量,而且还促成了元代福建盐政管理体制的多次调整,以及相关盐场的裁撤与合并。明初以降,与其它盐场相比,浔美场的制盐技术却停滞不前,直至民国依然采用埕漏法,此则与当地具体的盐政体制、历史社会背景相关。故而以制盐技术为视角切入,对于理解区域社会盐政的运行和变革,当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80.
清代粤盐销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琼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7-51
清代云南由于盐产地分布不均、移民人口增加及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原因,食盐产不敷销,于是借销邻盐,粤盐即其中一种。清代,粤盐在滇省的行销可谓贯穿始终,其运销方式、运销量及运销区域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期间,更是出现了近乎以货易货贸易形式的铜盐互易。粤盐销滇,尤其"铜盐互易"在滇、粤两省的贸易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缓解了滇东南食盐不足以及广东余盐积压问题,加强了云南与两广的经济交往,促进了沿途地区城镇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