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3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27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40篇 |
理论方法论 | 72篇 |
综合类 | 2368篇 |
社会学 | 71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88篇 |
2011年 | 241篇 |
2010年 | 185篇 |
2009年 | 185篇 |
2008年 | 202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220篇 |
2005年 | 245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89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先锋诗的"多事之秋":世纪末的论争和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盘峰诗会引发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论争,将诗界拉入了旷日连绵的纠纷之中。论争是诗坛“痼疾”在新形势下的总爆发,也和话语权利争夺等非学术因素密不可分;论争没提供出有价值的思想或美学向度,许多结论不够公正,但论争为诗歌发展提供了契机,增添了诗坛的生机和“人气”。 相似文献
72.
杨显硕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58-59,61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被誉为"三驾马车"的何申、谈歌、关仁山三位河北籍作家在文坛上先后发表了他们的代表作,掀起了"现实主义冲击波"."三驾马车"的成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他们后期的创作在题材和文学视野上,以及作品的批判精神上也表现出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3.
表意字是字符表达一定意义的文字。它所表达的意义主要有字符所表达的字义, 文字所记录的相应语言单位 (词或语素) 的语义和字义与所记录的词义 (或语素义 ) 之间的关系———造字理据义。其中, 语义是表意字意义的核心, 是文字的本质。把文字与图符区别开来, 强调表意字的表达功能, 可以避免把文字当语言、把字义当词义、把末流当主流等不恰当释字, 进而正确进行古文字考释。 相似文献
74.
本文运用生态美学原理,从磁州窑诗词生态叙事、生态意境、生态精髓等方面阐释磁州窑诗词绿色写作中蕴涵的生态智慧,以期开拓磁州窑诗词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75.
从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出发,对英语写作进行了哲学的思考,建议开设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读写课,同时对该课程的设置和操作做了一个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76.
明清之际的回族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在阐述伊斯兰教思想时,阐述了他们对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看法,并且对各种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评价。他们坚定伊斯兰教信仰,尊崇儒家思想,批判佛教和道教,在比较中提高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77.
万斯同和温睿临同为清初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史学家,二人交谊笃厚,互相推重.万斯同以二十余年之辛劳,为官修<明史>作出卓越贡献,他以务存信史、别识心裁作为修史的指导思想,在史料上强调广采和别择,在体例和文字表述上务求严谨、精审,尤其关心保存南明史的记载.温睿临的<南疆逸史>是在万斯同的鼓励与帮助下完成的,此书在修史格局上苦心经营,以"纪略"起到"本纪"的作用,与清朝官方"深没南明"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在列传的撰写和编排上,突出忠臣义士的功绩,对抗清活动记载颇详.足见万斯同的故国之思和信史精神,均在<南疆逸史>中得到成功体现,这部佳作的撰成是万、温两位史家深厚友谊的见证和爱国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78.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它意味着以个人的姿态反抗集体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为主体独立和人性自由赢得了一定的美学空间.同时,它专注于个体私人经验和欲望体验的表达,无可避免地堕入了文学自恋的泥潭,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运作的消费规则. 相似文献
79.
《远离尘嚣》:哈代的奠基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的成名作<远离尘嚣>,在作者的悲剧思想和爱情婚姻观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标志着其创作技巧进入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80.
窦硕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112-114
追述日本汉字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探讨中日现行汉字的差异。这对了解日本汉字文化及日语学习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