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2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19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0篇
人口学   89篇
丛书文集   551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3739篇
社会学   256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将人类推向了一个物质发达的社会。工业技术的革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人类的消费逐渐趋于奢侈和浪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的扩大具有盲目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批判视角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马克思由此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异化消费理论为当代消费群体的各种不当消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伴随而来的奢侈消费、享乐消费、符号消费盛行,导致一些错误的消费价值取向产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因此,推动异化消费向生态消费的转型尤为重要。生态消费是促进社会的生态化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适度消费、有限消费、低碳消费、可持续消费和需求性消费,需要政府的“引导力”、企业的“推动力”、社会媒体的“宣传力”、社会公众的“内在动力”等合力而行,共同构建生态消费社会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2.
张珊珊  汪洋 《管理学报》2006,3(3):329-335
家族企业在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各个不同角度研究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问题,介绍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的SHEMP理论,并且探讨了此种路径选择与环境的关系: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PEST分析,进而提出在现有融资环境、诚信环境和职业经理人市场条件下,我国家族企业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93.
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媒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引导大学生适应媒介化社会生活势在必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网络行为异化造成大学生社会角色迷失及其人格支离破碎;网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网络媒介负外部性侵蚀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立体化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着力于培育大学生的媒介伦理素养与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理性使用网络媒介;大力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全力优化网络生态,降低网络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94.
The components of a reliability system subjected to a common random environment usually have dependent lifetim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ochastic properties of such a system with lifetimes of the components following multivariate frailty models and multivariate mixed proportional reversed hazard rate (PRHR) models, respectively. Through doing stochastic comparison, we devote to throwing a new light on how the random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number of working components of a reliability system and on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k-out-of-n system.  相似文献   
95.
In this article, we lament the effects of practice-distant research and associated policy initiatives on contemporary children's services in England. In the last decade, as a result of high profile inquiries into non-accidental child deaths, statutory children's social care services in the UK have been subject to a wide-reaching ‘modernization’ programme. We studied decision-making in the high blame environment of local authority children's services. Our research sough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the impact of anticipated blame within the decision-making practices of those providing,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these services. We show that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can be developed which both assist the users in their daily work and achieve desired organizational goals, but without an ethnographically informed, practice-near approach, unsafe work regimes and practices can ensue.  相似文献   
96.
地铁是城市发展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地铁的构建、运营以及地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系统阐释了地铁对广州城市发展、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7.
韦恩·布斯是二十世纪美国修辞学界的知名学者,尤以小说修辞学著称。但布斯对隐喻的论述也颇具前瞻性。由于其修辞学家身份,其在阐述隐喻定义、评价等方面时难免不涉及一些诸如修辞情境、修辞动机、劝说等修辞学概念,这些概念的运用极大地充实了他的隐喻观。研究对韦恩·布斯的隐喻观作了梳理与分析,主要阐析了布斯对隐喻的概念本质、评价等方面的理解,分析了布斯的隐喻观与西方修辞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其理论贡献和局限。研究发现,布斯的隐喻观较具前瞻性,有深厚的西方修辞学底蕴,为后来的隐喻研究作了重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98.
魔幻现实主义设计手法在旅游环境设计中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文章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概念与特点,多视角地分析了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新现实主义"在旅游环境设计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9.
陈皓 《学术探索》2012,(2):81-83
本文对江苏省主要重工业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因素分解,考察了江苏省的地方政策在重工业行业污染控制方面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污染控制目标下的经济效益,以期为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otential of a café on the premises of an aged-care facility as a vehicle for culture change. Method: Secondary analysis of primary qualitative data that explored the value of a café in an aged-care facility, compared with culture-change principles established from a literature review. Results: Secondary analysis established congruence between culture-change principles and the themes established in the primary qualitative data. A café, in one aged-care facility, has facilitated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of culture change for residents: individualized care, facilitation of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tion in life roles, and creation of a sense of belonging. Conclusion: Culture change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such as a café, where food and dining maximize social opportunities and create a homelike environment that facilitates continuation of residents' ident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