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162篇
综合类   897篇
社会学   259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132.
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所表现的人与外部环境、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他对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忧虑.这一主题和20世纪西方社会危机的衍生物--现代派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3.
DDS的背景杂散信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信号分析的方法,在对相位累加器进行等效的基础上系统地推导出了幅度量化误差(ROM舍位)对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频谱分布的影响规律。所得到的理论推导结果与有关文献给出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符合较好,进一步完善了DDS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4.
清人孙嘉淦在《南华通》中秉持"惟无乃能大"、惟大乃能逍遥的宗旨,多方引用儒家经典与新儒家学说,通过"小者困苦,大者逍遥"的两相对比,最终得出以"至人无己"为"大之至矣"的结论。在普遍以"大"为逍遥的清代庄学界,孙嘉淦的阐说仍具有一定特色,尤其是他引入理学家关于"理一分殊"的观念,从实体存在与观念存在两面来评析庄子的"至人无己",实可谓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35.
运用质的研究的方法,选取一所学校作为个案,对学生自主性发展现状进行长期实地观察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小学生与初中生,儿童与少年,代表着自主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表现在师生互动关系上,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小学阶段要加强自主意识的培养,中学阶段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6.
近代伊始的西方哲学有以主客二分式的"自我"为原则的传统,这一传统对"自我"的认识势所必然会导致自我认识循环的困境。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及其社会本质的规定,为走出自我性的图子和自我认识循环的困境提供了最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7.
中国妇女的再解放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基本条件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妇女再解放有两个层面 :外部世界的再解放和内部世界的再解放。两者相互依存 ,交互作用 ,其中内部世界的再解放是关键。增强女性意识 ,提高性别觉悟 ,投身社会实践 ,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是妇女再解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8.
萧红把自身身体的受损经验投射到文本中的女性生存上去,形成了独特的身体叙事,但这并没有让她具有真正的女性主义立场,反而因为过度依赖与沉溺于女性的身体受损经验而失去了女性性别定位,从而在经历性别冒险后陷入自我的迷失。  相似文献   
139.
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当前学生的自我认识如何,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本文就此提出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0.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some of the leading features of Erving Goffman's action theory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orthodox’ paradigms of sociology, viewed as a structuralist and functionalist science that defines social constructs by their shared rules and values, and as a drifting of action, in the sense of intention, toward an individualistic version. The author examines Goffman's shift of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the boundaries of a social sense of action to the social dialectic of ‘defining a situation’ (W. Thomas) as conducted by the social actors in a renewal of Simmel's ‘empowering covenants’ (wechselwirkung) in the multiple casual social connections that make up the ‘social buzz’ in a society. The author moreover discusses Goffman's action as a kind of playacting regulating cognitive and expressive face-to-face ‘traffic’ between the social actors. This relational dynamic creates an interactive play based on encounters – in which one's opening to another is fraught with risks of deception – regulated by trust as a central resource for social interactions. Trust, in its interpersonal and systemic variants, constitutes a universal social datum and an elementary precondition for social exchanges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Trust, thus, functions as comparer between reciprocal expectations and a regulator of freedom tending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a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