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39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04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文章从平行性、表达分布、骈和结构和语义格分析等角度对“能愿动词+VP”结构的定性问题进行了数据分析与论证。结果认为,把“能愿动词+VP”结构定性为状中结构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752.
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原本是一个表示类别、种类的哲学术语,但也常用于语言学领域,如词类范畴、语义范畴、语法范畴等。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的核心是词义范畴,词义范畴跟义类、语义格本质不同但有一定关联;词义范畴包括层级不同的各种类型;词义范畴一般表现在义位搭配中,通常可以从词典释义中观察到;搭配的选择性表明词义范畴存在类型对立,"人"和"动物"范畴的对立在语言中是典型而普遍的范畴对立。  相似文献   
753.
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魏书》、《宋书》的写作语言分别为当时的北方通语和南方通语。对二书进行比较发现:二书任职语义场成员与其他词语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动词+官职名称"、"动词+地名"等,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但二书任职语义场除了共同的成员"为"、"历"、"作"、"参"、"解褐"、"兼"、"领"、"行"、"录"、"摄"、"带"、"假"、"署"之外,《魏书》还使用"典"、"位",说明其主要通行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地区,在《宋书》中使用而在《魏书》中罕见的"临"、"……行事",主要通行于南方地区,这就明显反映出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二书都使用具备新兴义的"历"、"带",可见北朝汉语的趋新程度并不逊于南朝。  相似文献   
754.
“褒贬色彩”是汉语词义构成分析所使用的重要概念。对于“褒贬色彩”,学界称名多样,对其内涵的认识以及外延的界定也不尽一致。在简要梳理学界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以逻辑学关于概念及其定义相关知识为指导,尝试予“褒贬色彩”概念以更为清晰的定义。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分解名词的概念义,探寻其中能够附着褒贬色彩的语义点,有助于使褒贬色彩的辨识更具操作性,更加客观化。  相似文献   
755.
介绍了弗雷格的预设理论、罗素的预设观点和斯特劳森的预设思想,追溯了预设理论的哲学渊源,分析了语言学研究预设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的投射问题。  相似文献   
756.
副词“并”和“又”在语言分布上都可以加在否定词“不/没有”之前,但能不能加和该加哪一个都不是没有制约的。对这些制约因素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汉语作为二语的语言学习也有指导意义。我们的研究表明:“又”和“并”两者的功用都在于增强语篇的衔接性,但启用的逻辑推理机制和所表达的否定拒绝都不一样。“并”的语法意义相当于“事实上”,启用的是负命题推理机制,表达的是直接否定拒绝。然而,“又”的语法意义相当于“但是……就……”,启用的是假言甚或等值命题推理机制,表达的是间接否定拒绝。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又”的语法意义涵盖了“并”的语法意义,而这一观察正好解释了“又”和“并”唯一共现的组合形式“又并+不/没有”。  相似文献   
75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工艺的迅猛发展,在俄罗斯出现了个人电脑,与计算机打交道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原本对社会封闭的只属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术语为普通电脑使用者所熟悉,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由此产生了俄语计算机俚语,从中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现象,希望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揭示能对俄语学习者有所帮助,或者能引起俄语语言学者对这一词层的关注。  相似文献   
758.
就《论语·乡党》中伤人乎不问马的断句标点问题进行讨论。在常见的三种断句标点法中,唯有传统的断句标点法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759.
语言学中的词库指人脑、识别、提取以及构造字词的能力。根据以往的假设,可分为无序排列式和有序排列式。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涉及到词库的基本储存单位、词库的运行原理等问题。生成语法学界以及计算语言学界对这些问题也都提出过一些解释。笔者赞同词库中的词汇是依照语义原则组织起来的一个网络,赞同词典里储存着词、词缀和词干的假设。无论是词、词干或词缀,只要有意义或功能可言,都是语义网络中的成员,与其它结点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些联系都是语义复合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60.
从符号学角度对网络语言旧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实质及词义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新的所指意义与旧的能指形式具有不同程度、不同维度的关联。探讨了旧义与新义之间呈现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的关系,旧词新义现象产生的外在动因——语言符号的社会性,内在动因——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词义变化的认知理据和具体变化方式:词汇符号的意义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和模糊性;通过凸显词汇语义框架内的某一要素,或通过概念隐喻、转喻或概念整合,可建立旧的能指形式与新的所指意义的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