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39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04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古汉语中关系宾语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存在着各种性质不同的关系宾语,本文对其逐一论列,以揭示这些关系宾语与述语之间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02.
俚语具有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等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就美国俚语盛行的原因,美国俚语的来源、语义特征,以及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03.
楼志新  张菊娥 《云梦学刊》2002,23(2):101-103
成语中带数词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数词的成语虽然其存现方式和结构关系有所不同,但从语汇角度看其语用功能主要有实指、虚指、泛指和无义四种情况;从修辞角度看,成语中数词的修辞方式主要有比喻、夸张、惜代、反复等类型。  相似文献   
904.
郑燕萍 《学术交流》2007,(4):162-165
《型世言》中的程度副词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型世言》中的语言事实说明,不同的共时平面,程度副词的组合功能是不一样的。程度副词主要修饰谓语,做状语是它普遍的、经常的用法。还有一些可以做补语,其中共有“极、之极、甚、异常、不胜”5个程度副词。《型世言》中有少数程度副词如“极、更、越、一发、何等”有时可以异位位于整个谓语结构前,而不紧附在它所修饰的词语前。异位不只是为了使程度副词在行文中显得突出,同时也为了加强语气。《型世言》中程度副词的这种用法和近代汉语定中结构的定语和中心成分之间可以不加结构助词的语法规律是一致的。重视这些语法现象并把它们之间的不同揭示出来,对近代汉语程度副词以及整个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5.
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之间的交融。译者首先要从原语和原作者的角度深入了解原语信息中的文化意象的预设,然后从文化态势对比等跨文化的因素出发,对译入语和其读者的文化预设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考虑文化交际的最终效果,译者可以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进行适当的修润和创设,在译入语中对原语文化意象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906.
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典型语言的诊断,以一组近义词动词短语“引起”为例,采用基于语料库和语料库驱动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从语义韵视角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语搭配方面的正误。并根据语义韵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中国学习者有关搭配序列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07.
预设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语用学理论,在特定语境会话理解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话信息的理解是建立在预设论之上的,只有通过预设论的推理并结合语境,听话者才能正确的获取说话者的说话意图。本文从预设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阿Q正传》会话中不同类型预设的体现及其幽默性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908.
英语作格动词是词汇语义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特殊的语义表征。就词汇语义性质来说,作格动词属于强动作性使役动词,具有动作自发性、不需要外力作用、不允许增加被动语法的标记。然而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其用于被动语态,这是混淆作格动词与被动词的语义特征的表现,根据词汇语义的结构理论,作格动词不准被动化主要与其语义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909.
论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理论预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立元 《学术研究》2003,(3):108-114
本文在对中西方学者关于现代性问题大量论述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 ,对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及其包含的内在矛盾作了比较深入的揭示 ;进而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现代性预设从理论上作了辩护 ,指出这与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审美主义立场在根本上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910.
宪法是什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国家与国家根本法的伴随关系到根本法与一般法律的母法子法关系 ,从宪法的起源论及宪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从宪法的词语意义阐释宪法古今意义的连续性等角度 ,运用历史分析、语义分析、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 ,揭示了当前宪法概念的根本缺陷 ,进而提出宪法概念需要重新界定。文中将宪法概念表述为 :宪法是调整法权关系 ,规范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法。通常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 ,以及国家与国民之间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等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