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由于女权主义者在收集了大量例子表明语言中存在性别歧视并力图改变这一状况而吸引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作者通过对于英语中语言性别歧视的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根源,表明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不容易改变的现实,指出了语言是文化现实的再现,男女不平等的现实不改变,要实现语言中的性别平等是不现实的想法。  相似文献   
62.
立足女权主义立场,借鉴了批评语言学的方法,从英语广告用语的角度,分析了广告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歧视现象的原因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藐视和压迫,其根源来自男性对文化、语言和知识体系、大众媒介的控制,消除这一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63.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是英美社会生活中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反映 ;反过来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又强化了社会生活中的性别歧视。因此 ,认识英语中性别歧视对于认识英美文化中的性别歧视 ,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句法、词法、语义、职业、修辞、称谓和英语谚俗语七个方面探讨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同时探讨在女权运动影响下英语性别歧视现象的演变  相似文献   
64.
女性主义是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喧嚣之地。在本土女性意识与西方女性主义先锋意识的交杂中,西方解构主义理论的滥用,造成了当代女性主义学者对待性别差异与性别写作多元化的激进和浮躁,也使得其无法避免性别主义批判与学术研究价值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女性主义批判中的利益与价值、批判与学术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从根本上摆脱性别对立的意识,实现性别研究的中国文化语境转向。在研究公共性别经验的基础上,将当代女性主义带回到性别研究的学术殿堂。  相似文献   
65.
汉英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并不是语言本身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而是特定的文化意识在语言中的反应。东西方社会中都存在着性别歧视倾向,因而语言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性别歧视现象。通过论述汉英语言中性别歧视用语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和持续的社会、文化根源,揭示了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都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  相似文献   
66.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许多社会现象,而性别歧视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社会、文化、心理三方面介绍了其产生的原因、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7.
20世纪60年代末期,社会语言学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而作为其分支之一的性别语言学也获得了迅猛发展。本文将从词汇、语义、语言的非对称性和女性言语特色等方面对性别歧视在英语中的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8.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像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如实地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等情况.社会中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尤其是在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也必然会在语言中得到体现.本文通过揭示并分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提出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面对英语中新的发展趋势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9.
Abstract

Psychologic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intimate relations is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hidden ways of limiting their human rights. Nowadays different ideologies, including sexism and feminism, can contribute to (dis)regard this phenomen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bivalent sexism (in its hostile and benevolent dimensions) and feminism (in the egalitarian ideology dimension)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violence and the perception of invulnerability to the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women. The mediator role of the myths about gender-based violence in these relationships is analysed. Participants were 91 women, with heterogeneous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showed benevolent sexism as a risk factor and egalitarian feminism ideology as a protector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the perception of psychological violence. The egalitarian feminism ideology also appears as the main predictor of the perception of invulnerability to abuse. This relationship is mediated by the degree of adhesion to the myths about gender-based violence. These findings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attitudinal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in the perception of gender-based violence.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heterosexism among 409 Illinois school social workers. Heterosexism was found to b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ducation about” and “positive contacts with” gay and lesbian individual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ligiosity.” Most respondents showed some level of heterosexism with a few having very high levels. Only 15% were non-heterosexist. Respondents reported receiving little or no education about sexual minorities in their social work training. Most indicated that the training received was not adequate preparation for working with gay and lesbian individuals. Amount of education received increased with each of CSWE's educational mandates about sexual minorities 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heterosex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