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1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98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文章指出 ,尊重主要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这五个道德维度 ,它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 ,是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对于解决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2.
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中供需双方合作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只有一个销售商和制造商构成的只有一个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两层供应链系统,当市场需求和制造商履行订单的时间都是随机变化的,制造商可通过一定方法提前履行订单,建立了制造商与销售商合作与共享信息的一般模型,解析分析了信息共享的价值。解析分析和算例仿真表明,双方合作不但能增加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保持利润增加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增加产品对市场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73.
MBA学生团队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明  武欣 《管理学报》2006,3(1):55-59
团队学习是管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以158名M BA学生组成的35个学习团队为样本,侧重探讨团队内部的认知活动和人际互动的质量对团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成员间的沟通质量影响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建立,从而影响团队学习效果;团队成员中搭便车的行为会对团队成员的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并降低团队学习效果;团队成员在学习中沟通和人际互动的质量会影响到学习之外的友谊关系。  相似文献   
174.
21世纪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国际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度提升以及全球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和影响程度的加深,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符合国际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社会期望的全球治理观念。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立足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继承中国传统“天下观”和新中国和平外交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崇高价值目标,在经济领域,建设开放、创新、联动和包容的世界经济;在安全领域,坚持共同、综合、合作与可持续的安全观;在生态领域,坚持共同、绿色和法治的全球生态文明观;在网络领域,建立尊重主权与协同合作的网络治理机制。习近平全球治理观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进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5.
意”作为审美范畴,从其文字构成、直觉功能、历史演进以及与心灵诸词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其必然要在审美活动中及美感体系的建构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传统审美范畴体系,在“意”的功能作用下,形成了本源体系和流衍体系两个部分,“意”起着沟通本源体系和流衍体系的特殊作用。本源体系构成整个审美范畴体系架构的哲学基础,形成传统审美体系之“体”,这部分赋予了“意”作为审美范畴的道性特点,体现了“意”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元范畴意义发生的根源。而流衍体系则构成了传统审美体系之“用”,是本源体系在审美领域的实现,也是“意”的道性特征的实现,显现出传统审美范畴间的关联性及这种关联性之所由。当然,以“意”为中心的传统审美体系所呈现出来的生成性和同质性又构成了美感普遍性的中国式阐释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6.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因互联网的产生和存在而日益变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复合体。人是历史性、客观性、现实性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人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深刻地变革和重塑人自身;同时,又通过衍生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反思来不断拓展其存在方式。必须注意的是,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拓展,不仅要强调人的存在的个性化,而且更应强调人的存在的整体化。  相似文献   
177.
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会发生作用。论述了共知是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它受到客观条件、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因素等语言环境的影响;指出交际双方共知的信息,可以省略,交际双方没有成为共知的信息,就应该详细叙述。这样才能达到传递信息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8.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digital activism and feminist infrastructu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MeToo activism in the Swedish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green industry. Both are industries in transition characterized by a dissonance between formal incentives, that encourage women and others to work in environments previously dominated by white men, and the informal power structures hosting a toxic masculinity. Based on media texts and interviews with key persons from the industries, the article situates #MeToo in a local context and shows how it was embedded in a supportive social, cultural, and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In both industries, at the time of #MeToo this feminist infrastructure was already in place consisting of: an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of sexual harassment and abuse, knowledge of feminist explanatory models, established feminist online networks, and a supportive feminist culture, which together with widespread digital and feminist literacy became instrumental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movement. Social media connected activists and created a critical mass by supporting the uniting of conflicting identity positions around shared differences. The established feminist infrastructure meant that the #MeToo activism, by articulating a widespread affective dissonance, pushed open doors that were already half open and forced them wide. This can explain some of the movement's success in Sweden.  相似文献   
179.
以物权法基本原理为根据,分析了共有房屋登记的实体法基础、共同申请原则、种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共有部分登记等主要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80.
Althoug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ldren live in shared residence arrangements after parental divorce, studies on 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s are rare. We address this research gap by relying on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es,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networks. Building on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ego‐centred networks, interviews) with 14 children aged 10–14, results show that respondents constructed social ties based on two key categories: emotional closeness and constancy. Having two places of residence did not multiply close relations, and relations that entered the network after parental divorce (e.g. step kin) were particularly distant. Children's networks at both homes had limited interconn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