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正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中国文学的发展实际出发并结合语言符号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及相关称谓进行了论析,认为它们的"能指"所表示的共现复合不具有惟一确定性和不可再现性,无法明示该时期中国文学之特质,宜用"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来指称该时期中国文学.该指称同时蕴含着一种理论模式和一种历史视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编纂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2.
《晚安苔丝迪梦娜》中的女主人公康斯坦丝·莱德贝丽注疏甄别经典并考据原创作者的过程就是单身机器高速运转并对主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在一个欲望已被锁定的、以俄狄浦斯为伦理框架且以男根为能指暴君的封建社会里,康斯坦丝·莱德贝丽为拯救苔丝迪梦娜、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做的一切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在象征秩序内,每位主体皆陷入能指连环而让位于主体间性。因此,废黜能指暴君,提倡非法西斯的生活方式,在当今以多样性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3.
语言学转向不仅对西方哲学和语言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西方文学研究产生了强烈冲击。语言学转向的现代性后果是语言的能指功能被进一步强化,而所指功能被遮蔽。在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下,语言被强化为牢笼,而各种对语言表征功能的质疑也引发了当下语言表征危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24.
在艺术语境中,文学语言的所指形态具有多义性与多态性,而能指形态则具有音响性、图像性和情感性,它们是一般语言符号被置于艺术语境后所产生的文学特性,并不存在某种纯粹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25.
文化研究以批判日常生活与常识为目的,以捍卫日常生活为方法,其批判性和参与性体现出一种置身其中但又超然物外的乌托邦精神。当代大众文化的再生产已经无法离开消费者的接受、认可和广泛参与。文化研究是对文学理论的重构和对乌托邦精神的呼唤,这种批判要与传统的文学、艺术概念保持距离,是一种辩证的批判。文化研究对传统文学研究僵化的“能指”提出质疑,不断寻找全新“能指—所指”意义链的过程将使自身一直处于进行时态中。  相似文献   
26.
从符号学角度对网络语言旧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实质及词义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新的所指意义与旧的能指形式具有不同程度、不同维度的关联。探讨了旧义与新义之间呈现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的关系,旧词新义现象产生的外在动因——语言符号的社会性,内在动因——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词义变化的认知理据和具体变化方式:词汇符号的意义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和模糊性;通过凸显词汇语义框架内的某一要素,或通过概念隐喻、转喻或概念整合,可建立旧的能指形式与新的所指意义的链接。  相似文献   
27.
《滕大尹鬼断家私》叙述了一个审理家庭财产纠纷的案件。腾大尹利用"鬼断"的方式,先用能指的剩余虚构了所指,并由符号的幻觉引发了恐慌,最后通过一场意指实践的游戏,巧妙地处理了一起棘手的家庭财产纠纷。本文独辟蹊径的着眼于前人几乎未曾触及的"鬼断"一节,从心理学及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鬼断"之所以成功的背后符号学意义。  相似文献   
28.
索绪尔、皮尔士与语言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国学者对模糊语言研究兴趣浓厚 ,发表了不少学术成果 ,语言符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扩展。然而大部分研究侧重于模糊理论在不同语域的应用研究 ,对模糊语言学的最根本问题———语言模糊性的由来所进行的研究少见。本文利用索绪尔与皮尔士关于语言符号学的基本理论 ,从客观世界 ,所指观念世界和能指语言形式本身特点三个方面对语言模糊性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This article seeks to determine which role Jacques Derrida’s notion of messianicity without messianism (1993) plays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discussion of the value of the messianic tradition for political theory. My point of departure is the belief that Benjamin’s, Taubes’, and Badiou’s antinomic approaches to the issue of justice oversimplify some aspects of law. Is there a real need to abrogate the law? I also claim that even Scholem, Rosenzweig, and Lévinas, who believe that a certain law, namely divine law, serves to overcome natural law, fail to provide a consistent accoun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w and justice.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firstly, that a messianic narrative that develops a way to achieve justice without needing to turn to transcendence can be found in Agamben and Derrida. And secondly, that they also provide the most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They base their arguments on a subtl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aws in force – which in their messianic narratives must be surpassed – and the force of law, a force that keeps its validity but is not translated into concrete laws [Geltung ohne Bedeutung]. Yet while Agamben considers that even the force of law must be overcome in order for justice to arrive, Derrida says it constitutes the most redemptive stage to which we can aspire. I compare their messianic narratives and claim that Derrida seems to offer a more substantial strategy – not completely exempt from problems, though.  相似文献   
30.
从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观点看来 ,秦观《踏莎行》三种不同的英译存在语法态势、文化背景、形美音美、内在结构四个方面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