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真精神至少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尊道贵德,厚德载物的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阴阳互补,辩证思维的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对这些本真精神的继承和改造,赋予它们能够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需要的新含义,从而真正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2.
朱光亚 《阴山学刊》2020,(2):107-11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反教条主义与反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科学与民主内化于中国人思想血液的过程。然而,一种科学虚无主义的声音甚嚣尘上,他们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旗号,反对科学、反对民主,其实质是反对马克思主义。今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古今中西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93.
目前学术界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若干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由谁提出聚讼不已。事实上,如果跳出局部、观照整体,李大钊、瞿秋白、张闻天等人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推进、宣传等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做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通过梳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得到的启示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地位,自觉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一定的理论争鸣将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94.
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如何更快、更好、更全面、更和谐、更持久地发展,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时代主题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精华。  相似文献   
9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是一种自我评价,其评价体系指即时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的双向互动。即时性评价是大众评价。终极性评价是权威评价,两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传统理论资源的当代应用评价,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评价,理论创新评价,马克思主义主导型地位评价,理论满足大众需求情况的评价,马克思主义层次化、生活化程度评价。  相似文献   
9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研究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态势,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上,提出的应对全球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理论渊源可以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理论前提、实践目标、价值旨向等几个向度,在学理上与马克思世界历史观一脉相承;其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在具体可操作层面上超越了马克思世界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97.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呈现出一些典型特征。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特征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哲学讨论引起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追求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其目的特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化的主题特征;党的领导集体与人民群众主体互动鲜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特征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相似文献   
98.
正确认识并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具有启发性的借鉴意义。在研究主体的视角下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不具协同性、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狭隘性、研究内容和深度的局限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还需要从主体的角度来发散研究思维,拓宽研究方法,勤于探索思考,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99.
苏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而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因循与超越勾画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轨迹。经考察毛泽东半个多世纪对苏共的心路历程,就找到了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提法嬗变的锁钥。从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新话",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间的弃而不用,再到"后中国化"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以及纪念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重新使用,苏共因素像一条金线贯穿始终。由此可以得到的启示有:对外学习要有一种平等心态;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坚持道路自信,跨过"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00.
在文化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变迁现象。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型,也实现了文化创新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