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66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2037篇
社会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31.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得到中国先进分子及普通民众的认可,是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传统的"重人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论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有相似之处;中国传统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内通性。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前提,二者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契合。价值契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完成颇具时效性的政治使命,还要使之成为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形成的先进文化。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成熟和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3.
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主要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文化的指导思想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立足于马赫主义错误哲学立场,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无产阶级文化的指导地位;二是在文化的组织领导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脱离党的领导的危险倾向,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无产阶级文化的领导权;三是在对待人类文化遗产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历史虚无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发展必须遵循文化自身规律,批判地继承一切文化遗产;四是在文化创造的依靠力量方面,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狭隘宗派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创造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34.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本质同一,并在四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显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为了占领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尤其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价值理论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复杂过程,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实现民族复兴使命的传递、规定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实现方式、确立新时代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推动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规定了完成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包括锻造领导力量、开辟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与建构有效制度等在内的整体系统;在新时代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使命的新表达,为完成民族复兴使命提供了价值引领、思维导向与实践路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6.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当前,不能因为“两课”教学存在着灌而不进的现象而否定灌输教育。“灌输”理论并未过时,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转型加快时期,切实加强对灌输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形式等体系的研究和创新,以更有效地促进“两课”教学,充分发挥“两课”作为高校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从文化维度发展的新使命.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之维,就是要不断打造蕴含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这些“硬通货”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在国际间的交流交融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要坚持文化传承,特别是要坚持文化性质的传承、文化定位的传承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借鉴和吸收有益的文明成果,运用其有效的文化话语表达方式,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审视其有益的文化政策;实现文化转化,有效把握文化内在的层次转化规律、差异协同规律和结构功能规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现代转化,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引领力,实现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存论意义上展开的现代哲学人类学以及世界历史时代的新方向上进行理解。在信仰的无神论倾向、经验主义及自然主义的哲学样式、流动性的辩证思维、实践思维方式以及伦理价值观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传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引导、而且也将融入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转化,转化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共生主义信仰的内化,并形成能够积极影响人类的新的生存理念。  相似文献   
139.
毛崇杰 《云梦学刊》2009,30(3):38-44
我国美学家蔡仪反对价值真理以主观价值取代真理的客观性,并且他坚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批判了以“实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所谓“新马克思主义”以及一种“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哲学”。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0.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七大以来,国内理论界围绕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内涵、目的意义、途径方法以及其他问题开展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仍需在基本理论、历史比较、方法更新等方面拓展空间,不断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