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88篇
  免费   1899篇
  国内免费   457篇
管理学   1172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810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918篇
丛书文集   5334篇
理论方法论   4391篇
综合类   29602篇
社会学   5676篇
统计学   52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867篇
  2019年   931篇
  2018年   915篇
  2017年   1119篇
  2016年   1135篇
  2015年   1199篇
  2014年   2520篇
  2013年   4152篇
  2012年   3002篇
  2011年   3088篇
  2010年   2623篇
  2009年   2662篇
  2008年   2775篇
  2007年   3399篇
  2006年   3250篇
  2005年   2835篇
  2004年   2588篇
  2003年   2557篇
  2002年   1922篇
  2001年   1605篇
  2000年   938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犯罪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是考察刑事诉讼主体问题的真正法理基础。国家与被告人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故不是刑事诉讼当事人 ,只是发动、支持公法性诉讼的公民追诉人。审判权与公诉权的分立 ,本质上是国家将自身作为自己的对象 ,并在自己(裁判者 )与作为对象的自身 (当事人 )之间建立绝对区分 ,体现了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的自我反思节制。其他刑事诉讼主体均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按照意志关系或者是国家的代表、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代理人或帮助人 ,或者是不从属于任何一方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102.
研究生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高校图书馆有助于研究生道德教育 :言传身教 ,发挥“人师”的德育功能 ;发掘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加强对研究生的正面引导 ;充分发挥图书馆管理育人的作用 ,组织灵活多样的学习 ,加强研究生上网的道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社会现的视角──审视了公共政策。因为在过去的有关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我们无法看出各个政策的重大区别,而事实上它们在是否符合人性的需求,充分考虑民意的基础并有效促进了人民的自由与福利等方面是有着重大区别的。本文将公共政策界定为是一定的权利中心在众多备选的计划、规划或可行之行动方案中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这样一个过程。由此对选择的社会观基础进行考察,社会观影响到了人们对待集体行动的态度,进而又影响到社会秩序观。而持有不同的社会秩序观的人对公共政策有着根本不同的看法,最终得出好的公共政策的基本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4.
招投标的运作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监督的机制做保证 ,并应不断研究解决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梳理江苏高校以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 ,总结了江苏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四个发展特点与趋势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思考如何提升江苏高校科技服务的质量 ,为江苏高校拓展科技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推动江苏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6.
破除中西文化交流的三大思想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倡导和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有三大思想障碍 ,即认定不可能有平等的文化交流 ,认定未来世界文化的大趋势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或认定文化融合的最终境界是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 ,夸大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不可译性。在对平等交流有无可能 ,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有无可能 ,准确的文化翻译有无可能等三个理论问题作了辨析以后 ,作者表达了一个愿望 :中西双方回到平等交流的元点上来 ,加深了解与认识 ,促进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7.
把握党的根本宗旨 ,只有从历史规律实现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与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统一中 ,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与价值观的统一中 ,才能深刻理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真理性 ;实践党的根本宗旨 ,必须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基础上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与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8.
法治及其与德治关系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类关于法的经验和原理,揭示了法治的含义与构成,法治在西方和非西方地区的历史和实践及其与德治的关系表明,法治之法应有道德性,但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控制模式,是未来中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出发 ,论证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并提出了使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师院校得到扎实、有效的推广和应用的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刑事诉讼法》经过系统修改在我国颁布实行后,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日益完善,更趋向于合理。但在具体考量刑事司法制度变革是否深入的问题时,证人怠于出庭逐渐成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对此问题的探究,不能仅站在国家管理者的高度凭惯性思考,需要研究者超越历史的局限,从证人对自身重大利益的关切,以及社会强势群体的示范导向和人情社会的惰性阻碍着眼,加以理性地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