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7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管理学   522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35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605篇
丛书文集   2170篇
理论方法论   3221篇
综合类   11261篇
社会学   4546篇
统计学   25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653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803篇
  2016年   757篇
  2015年   719篇
  2014年   1240篇
  2013年   2764篇
  2012年   1454篇
  2011年   1319篇
  2010年   1047篇
  2009年   1138篇
  2008年   1172篇
  2007年   1456篇
  2006年   1316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908篇
  2003年   896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学习动力是指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调节和强化作用的一种有效系统。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是一个建立在经济转型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时代,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发生深刻嬗变。总体而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充足且积极向上的,但还有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存在不足,与其所处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严重不符。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和应对对策,以推动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92.
新时期的中国乡村,在内外多重力量的作用下,快速实现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乡村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乡村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在工作身份、价值观念、社会声望、知识结构、居住地域上都发生着历史性的新变化。充分认识乡村知识分子的这些新变化,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深化对乡村知识分子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这一群体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陈金锋 《北方论丛》2006,(3):104-106
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英格兰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上,全国性税收体制的确立使封建政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军事上,不断的征战促使封建骑士兵役制向契约制,骑兵制向步兵制的转变;政治制度上,议会在战争期间批准国王征税的权力最终使之作为一种代议机制确立下来,并奠定了近代以来英国政体的基础。这一系列变化既是中世纪鼎盛时期英国历史发展的表现与结果,同时也为近代英国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一是社会政治和谐;二是等级秩序和谐;三是社会关系和谐;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其实现途径是:以“仁”化之;以“礼”节之;以“乐”和之。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深远影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和谐的社会需要人性化的技术。面对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强大功能,人类应学会把科技力量和道德责任现实地结合起来,建构多元的社会调控机制,使基因技术趋利避害,朝着符合人性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对自己的货币理论进行了详细而系统地探讨,揭示了货币是产品的商品形式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与价值内在关联;指出货币是社会关系的物化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社会三大形态演进规律。当前,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正确分析货币的现代功能及其对社会全面关系的深刻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孟庆仁 《齐鲁学刊》2008,4(2):58-64
人的发展道路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哲学界都没有阐述过、甚至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人的发展道路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人的发展道路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即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人的发展道路分为宏观道路和微观道路。概括的说,其宏观道路表现为人的形成-异化-复归的过程,人的形成、异化和复归,是人的发展的几个阶段;其微观道路即个人身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辩证发展过程,这是人的发展道路更加深层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8.
张国强 《晋阳学刊》2008,3(1):50-53
社会公平、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概念相近而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社会公正观的核心内容。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革命家都对社会公正进行过理论探讨或革命实践。社会公正观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科学的社会公正观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保障经济繁荣的迫切需要、建设政治文明的必要前提和影响教育发展的伦理要素。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资料,论述了一个回族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研究发现,该村落社会转型的动力是城市化和市场化;转型机制是职业分工、生产关系、权力等级分化等因素的合力作用;其社会政治结果便是总体型社区向分化型社区转型。  相似文献   
1000.
术语规范化是学科发展的前提,也是学科成熟、学科现代化的标志。本文陈述了术语规范的历史沿革,列举了社会科学中术语不规范的现象,并就术语规范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