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4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2篇
丛书文集   1675篇
理论方法论   471篇
综合类   8132篇
社会学   327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882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1564篇
  2006年   1297篇
  2005年   898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契合。《城市地下空问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也要顺应时代需求,作出修正;而当务之急就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增加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一元管理模式、直接促进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2.
和谐世界是近年来中国外交一个最响亮的关键词,是中国基于对国家和平崛起的终极目标及世界政治发展大势的清晰把握而提出的国际战略主张。一个发展的大国需要世界理想。和谐世界理念着眼于构建国家间良性的战略互动,是对中国崛起后不确定性的解惑释疑,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说明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大国形象。中国正积极践行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993.
"教育亲情疏离"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关怀伦理学"则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师生关系的品质,促进二者的亲近和谐.文章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教育实践层面上提出构建亲近和谐师生关系的设想,以期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理论为指导,较为完整、系统地分析了德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者认为,德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其必然性、可能性、静态性和动态性,充分把握这些特性,对当前的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性是现代公民社会之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具有开放、平等与社群的特性,通过特定共同体成员理性、自觉的交互主体性行为与结构性活动而得以存在。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危机”,集中表现为“文化公共性”理想的迷茫,是文化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认同的危机。真正为社会所共有、共享的公共性,是多元利益主体复杂博弈的产物,是确保公众与社会之间关系维系的一种平衡。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日益呈现为市民/公民社会、市场与国家的分化情形,以社会公正为最高追求的社会公共性理念是否能够得以确立,或者已经确立的社会公共性理念究竟合理化与否等,直接影响着制度创新的理念、路径选择。对公共性的领悟与把握的过程,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氛围营造中民众心智不断健全、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构想,它必然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探讨和分析了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意义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99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现实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天哲  赵绥生 《创新》2007,2(2):60-63
社会和谐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客观现实条件。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和谐的政治前提,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物质条件,党的领导是社会和谐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98.
和谐社会构建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为此应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增强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友爱、协作,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999.
经济伦理是对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和评价准则。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丰富而深邃的经济伦理思想,不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力量小,市场功能不足,表现出公平有余而效率不足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从英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英国福利观念演变,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英国社会保险模式,英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英国社会保障经办机制等六个方面得以体现.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有四点可以借鉴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突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和加强第三部门作用,实现社会保障资金增值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