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3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34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3篇
丛书文集   800篇
理论方法论   398篇
综合类   5494篇
社会学   695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具有同质性,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历史经验证明,和谐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因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精神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和谐社会蕴含法治价值,二者在本质上契合,因此,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992.
为促进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对话。环境法与民法进行对话的实质, 是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理论范式之间的对话。环境法与民法在问题意识、历史视域、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上存在着重大冲突, 这种冲突实际上是民法采取的个人主义理论范式与环境法采取的整体主义理论范式之间的差异所导致。在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中, 环境法旨在借助民法的理论范式审视环境问题, 为解决环境问题探寻新的出路; 民法的目的是研究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了民法、民法学, 而这恰是民法典立法急欲从环境法中获得的启示。为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合作, 以公序良俗原则为联结点, 确立二者在调整范围上的界分。  相似文献   
993.
循环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对保护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循环经济不等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法不是环境法。将循环经济法视为环境法将会导致其与现有环境法体系的冲突。从立法层面看,应在环境法领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并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不是急于进行循环经济专项立法。  相似文献   
994.
江苏造船业产权改革现状表现为混合所有和形式多样;特色主要表现为因企而异、各展其长、稳步推进和产权结构多元化;对进一步深化江苏造船业产权改革所涉及到的问题,如产权的严格保护、产权的顺畅流转和产权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95.
运用科斯定理建立了数理模型,分析了不同的初始产权安排由于交易费用的作用对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在企业内部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量与交易费用的存在和产权界定系数相关.  相似文献   
996.
网络财务系统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财务管理的实施面临着技术落后,内控制度不完善以及企业外部的竞争对手、网络黑客和病毒等三大风险。为此,必须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建立半开放结构,设立安全检测预警系统;必须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内控制度,加强会计档案管理,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997.
麦积山石窟寺环境景观价值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挖掘麦积山石窟寺环境景观的原始设计意匠 ,从崖体形貌、环境空间模式以及中国传统风水理论 3个方面 ,揭示麦积山石窟寺独特的环境景观价值 ,指出其环境景观价值是整体文物价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 ,强调文物及其环境应该进行整体保护 ,并简述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对现有环境景观进行整治 ,全面展现麦积山石窟寺的珍贵价值。此保护策略贯彻了将环境景观与文物本体的保护置于同等地位的文保意识和操作理念  相似文献   
998.
绿色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技术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研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的着眼点。为此,基于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依据矿区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和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对家族企业的家族治理结构及其代理权问题学界存在着许多的认识误区,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确证。作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发展优势,家族企业的家族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并无本质的区别,是治理企业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家族成员代理与非家族成员代理无显著差异,甚至家族成员代理的效率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非家族成员的代理。  相似文献   
1000.
资源型城市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城市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面积的结构性失业给资源型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本文根据2003—2016年我国115个资源型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的就业效应,对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资源种类的资源型城市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对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其影响程度由强变弱依次为衰退型、成熟型、成长型、再生型.(3)矿业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对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森工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对就业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结合环境规制和就业的关系合理制定环保标准,在保证就业的情况下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