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64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2043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4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Book Reviews     
Books reviewed: Charles Antaki and Sue Widdicombe (eds.)., Identities in Talk Tove Skutnab‐Kangas, Linguistic Genocide in Education–or Worldwide Diversity and Human Rights? Marnie Holborow, The Politics of English: A Marxist View of Language Clare Mar‐Molinero, The Spanish Speaking World: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 Issues Gail E. Hawisher and Cynthia L. Selfe (eds.), Global Literacies and the World‐Wide‐Web Justine Coupland (ed.), Small Talk Francesca Bargiela‐Chiappini and Catherine Nickerson (eds.)., Writing Business: Genres, Media and Discourses Geoffrey Lewis, The Turkish Language Reform: A Catastrophic Success Kenneth J. Gergen,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James Milroy and Lesley Milroy, Authority in Language: Investigating Standard English Linda Thomas and Sha¨n Wareing, Language, Society and Power: An Introduction  相似文献   
242.
During the first years of life, children come to understand and talk about a self separate from others. This study examined self- and other-reference and communicative intents expressed by children and parents in dyadic interaction at 14, 20 and 32 months.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d whether children's early use of self- and other-reference pronouns occurred for expression of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intents, how use changed with age, and whether parent and child pragmatic expressions of self and other were similar. Results showed that children's early explicit reference to self tended to take the form of I rather than me/my/mine, and was used primarily in making statements about their intended actions, in making requests or proposals to their parents and in stating propositions about the world around them. Children during this developmental period were only beginning to refer to the present other with the pronoun you and these instances occurred primarily in making requests or proposals. Despite age-related increases in pronominal forms and intents, a small set of intents continued to provide the context for most self- and other-reference pronouns. In 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s in which they explicitly refer to self and other, children did not appear to exclusively mirror those which were observed in parental speech.  相似文献   
243.
结社自由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性法律和国际人权条约承认和保护的结社自由,是个体基于不同的原因而与他人结成名称、规模、宗旨和目标等各不相同的组织的权利。文章从四个方面,即什么是结社自由、它有什么功能、法律如何对之进行保护以及结社自由与表达自由之间的关系,对结社自由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244.
知识、赋权与自由--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知识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探讨了一个社会性别话题 :女性与知识的关系。在知识垄断的古代社会 ,尤其是后来科举为重的时代 ,知识就是权力 ,权力保证下的权利之路通向自由。对于只有知识没有权力的女性来说 ,知识体现出功利化与依附化的特征 ,从而揭示出只有当女性拥有评价、再生产知识的话语权时 ,即实现了自我赋权时 ,才能超越性别的社会桎梏 ,真正走向存在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245.
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SFG),以中关两国高级领导人的24.篇政治演讲为语料,通过定量分析,对人称指称用法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英汉政治演讲语篇中人称指称的用法和异同。  相似文献   
246.
比喻是对感知过程中产生的某种联想进行描述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法,"联想"是比喻的心理基础。比喻的结构构成及其功能实现,都需建立在类比联想的基础之上。这种联想的产生会受到人们所生活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比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观察分析汉语中的比喻,能更好地了解其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47.
80年代中期以后,乌托邦发生了分化,在一部分女性创作中出现了语言乌托邦倾向。语言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经验、感情和认识的传递,它已经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它借助于虚构和想象构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一方面,它借助自由抵抗社会压迫,另一方面,还包含着超越黑暗现实、建立理想世界的激情。新时期语言乌托邦以想象的方式坚持了梦想的价值,给后乌托邦的时代贡献了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48.
庄周与萨特,对人的存在意识与存在方式都曾进行了痛苦而深刻的思考:关于个体孤独、绝对自由、悲观而乐观等命题,都曾是二者为命途多舛的人类生命所作的无奈而悲凉的存在选择,让我们看到东西方哲学家在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人生过程中观念思维超越时空的交互与相通。  相似文献   
249.
礼服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前景一直都是十分令人瞩目的,但对礼服造型设计的研究和探讨大多集中在技术层面。文章力图从美学和机能性两个方面探讨当代礼服造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女性体型魅力的分析和从身体自由活动的本质要求出发,提倡摈弃无谓的形式主义、过于繁琐的结构变化和束缚机体自由活动的庞大而繁重的造型设计理念。提出当代礼服造型设计应以塑造女性魅力形象和提供肢体活动自由为原则。  相似文献   
250.
美国历史上,学者们通常都是在以国家为敌的前提下探讨言论自由,而费斯教授在其名著《言论自由的反讽》中,却提出关于以国家为敌的言论自由的三个错误:言论"沉寂化"效应、国家作为"配给者"角色的缺失、"公平原则"的漠视,费斯教授认为国家也可能成为言论自由的朋友。结合这一理论,充分认识中美两国言论自由的不同背景,可以以新程序主义为进路推动我国言论自由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