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9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157篇
社会学   81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安徽省拥有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区位交通等旅游资源优势,但是由于安徽省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尚有差距以及省内有关体育旅游的政策性支持不足、同时还存在着体育旅游的地域性差距明显、体育旅游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使得目前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立足现状,结合实际,提出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体育和旅游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规划和策略提供参考,力争形成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品牌,以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安徽省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2.
长期以来,有关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手段还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的问题争论不休。目的论从学科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评价学校体育的有效性就应该看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状况;手段论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和学校其它教育相配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教育手段之一。研究认为,手段论和目的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学校体育的教育性是在立足学科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所以,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手段也是目的。  相似文献   
143.
对黑龙江省8所普通高校学生休闲体育的参与动机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形式较为单一,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需求,缺乏专业指导员,既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也不能保证其活动质量。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大学生休闲体育教育,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场馆的利用率,逐步加大对休闲体育教育方面经费的投入,通过引进和培训较为专业的指导老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休闲体育方面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4.
随着社区体育的崛起,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紧密相联。本文从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针对当前社区体育存在的滞后性、盲目性等现状,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思想再认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采用思辨的方法,辨析了休闲体育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休闲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反之休闲体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6.
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玉河 《河北学刊》2005,25(5):111-120
西洋交际舞这种娱乐方式,突破了男女社交的界限,包含着社交公开、男女平等的新理念。故从它传入中国起,便引起了维护传统道德、封建礼教的守旧者的非难和抵制,由此引起的争论始终不断。1927年天津名流掀起的禁舞风波,是西舞传入中国后都市民众思想观念的一次集中展现。跳舞有伤风化、破坏礼教,还是正当的新式娱乐?跳舞是一种“肉欲的冲动”,还是一种“美欲的体现”?跳舞是一种高尚娱乐,还是一种如同娼妓般的罪恶?跳舞导致了道德的堕落与礼教的破坏,还是促发了男女平等与社交公开?围绕这些问题,新旧两派展开了激烈争论,社会各界竞相发表自己的意见。本文在认真考察这一风波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展现当时都市民众关于跳舞问题的复杂观念,评析新旧两派在跳舞问题上的观念分歧,揭示近代中国都市社会及其观念演变之曲折性。  相似文献   
147.
王志强 《唐都学刊》2002,18(4):117-119
通过对西北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健康状况与运动兴趣调查分析表明 :大学生喜欢上体育的人数不到 6 0 %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 ,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理想 ,必须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 ;学生对健身类、健美类、娱乐兴和球类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 ,学校应多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教学和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48.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活、繁衍,在各民族传统节日、宗教、婚俗丧葬等活动中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充分体现了文体兼并性、广泛的群众性、健身性及美学特征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其能够与现代体育相互融合、互为发展,进而朝着旅游业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携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9.
《公莫巾舞歌行》是自《宋书·乐志》载录以来长期没人能圆满解读的一篇奇文,几成“千古疑案”。从 新的角度考索发现,《公莫巾舞歌行》实际上是既跳《公莫舞》,又演唱乐府诗《公莫歌行》,同时还包括“歌行”原文的 演出流程记录。原诗确实是感情真挚、音韵和谐的“乐府”佳作。这篇“奇文”可称为“杂录体”。  相似文献   
150.
本文对《格萨尔》史诗中大量描写的远古游牧部落社会中藏族人民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射箭、赛马、摔跤等具有体育形态的体育活动形式,以及马球运动的产生作了探讨。认为史诗《格萨尔》的体育活动形成了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早期穴约公元1-7世纪雪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也反映出西藏原始部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