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408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王继红 《职业时空》2012,(3):154-155,158
孙中山的人学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是在其"致力国民革命四十年,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涉及互助人性论、民生观、自由平等观、"生元"说以及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探讨发掘孙中山的人学思想中蕴含的积极合理成分,在当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We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 subjective measure of social status and the reasons for immigration among Asian immigrants in the US. We use data from the National Latino and Asian American Study to test several hypotheses about this association. Our analyses show the positive effect on perceived social standing of migrating for better education, the negative effect of migrating to seek employment,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refugee status. Migrating for family reunification can b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circumstances, which lead to differing outcom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otion that immigrants arrive in the U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and few skills and move slowly up the socioeconomic ladder must be reassessed in light of the complex social context and factors such as ethnicity, gender, divergent immigration paths, and a range of associated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民族迁徙、通婚、经商、入侍、屯田诸方面入手,通过大量民汉接触的史料,对新疆民汉语互学现象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对民汉语互学现象的发展过程以及民汉语互学现象对新疆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客观地反映出两千多年来汉族与当地民族密切交往的历史以及共同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日本人类学的早期发展,特别是对日本的殖民主义人类学做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围绕战后日本人类学的反思和转型,介绍和讨论了日本现代人类学的海外调查与异文化研究、对异文化与自文化研究的反思、移民与越境的人类学以及现代日本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等,并对全球化背景下日本人类学的学术转型、问题意识和学科建设等问题做了梳理。现代日本人类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欧美人类学的海外社会研究形成呼应,并对周边国家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角度看,公益诉讼制度一直是多数国家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此也投入了巨大热情,但在司法实践方面,却仍困难重重,最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与公益诉讼理念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因此,应扩张当事人适格理论,建立以检察机关和公民为主要原告的公益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6.
执校西南联大的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是否具有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认同(尤其是张伯苓是否赞成通识教育),是西南联大史研究中的一个命题。西南联大能够实施通识教育,深层次上的主要原因是居于西南联大最高领导层的"三常委"有着通识教育理念的认同。这种认同,集中体现在:"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健强体魄,担当重任;文理兼融,博通为先;团体协作,消除涣散;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五个方面。它表明西南联大要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品行高尚、判断独立、身体素质良好、情趣丰富高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人。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成就及其学子的成长体悟,充分说明通识教育是高质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婚姻是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其绝对权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人不得侵犯,第三者介入他人婚姻的行为侵害了无过错配偶方的配偶权,给其造成了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根据我国法律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与做法,第三者必须承担损害婚姻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红柯小说以新疆草原大漠为背景,极力彰显人的神性,使读者从生命的自由舒展中获得了神性存在和人性本真的意境与快意。在普遍的欲望化书写中,红柯小说很好地诠释了文学书写的神圣功能,他超越了文学的世俗教化和娱乐功能,进入了文学叙述的神圣化自我救赎和他者救赎。  相似文献   
19.
论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勇 《学术探索》2008,(4):84-87
民族认同是民族的自觉行为,表现为一种归属感。跨界民族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认同方面具有多重性,即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历史表明,在国际关系中,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作用最为敏感。因此,要处理好跨界民族问题,必须解决好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20.
简论“农地转非”后的土地利益分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征地制度使“农地转非”后形成的土地利益分配关系存在着非公平性,其本质特征是失地农民权益的大量流失。为此,应在创新征地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对不公平的土地利益关系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