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408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2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was to survey community college personnel about student substance use, and infrastructure (staff and funding), programs, and collaborations dedicated to substance use prevention. Participants: The sample included 100 administrators, faculty, and health services staff at 100 community colleges. Methods: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Web-based survey. Results: Participants reported a number of alcohol and other drug (AOD) related concerns. Despite limited staff and funding dedicated to AOD, institutions are implementing a number of programs, although many are not implementing some of the programs popular at traditional 4-year colleges. They are also collaborating with a number of on- and off-campus groups. The availability of staff and funding dedicated to AOD, and the presence of residence halls, i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programming and substance abuse collaborations. Conclusion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increased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most effective AOD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相似文献   
122.
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儒道哲学的立论方式是"向死而生",即面对鬼神的不可靠、不可知,在实用理性的观照下,以彻底的悲剧意识为动力,建立起超越生死的哲学体系。"未知生,焉知死",将鬼神、死亡等只能在理论上悬置的问题在践行中加以解决,斩断了鬼神、死亡与人的价值建立之间的联系;"朝闻道,夕死可矣"将人的全部价值限定于"闻道",从而超越了死亡;"不怨天,不尤人",剪除了外在因素,建立起人的自足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人的目的最终着落在虚灵的"天命"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面对人的有限性建立起的审美人生。这些都是在"哲学突破"时期先秦思想面对理性的限度时做出的"向死而生"的转向,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3.
高萍 《唐都学刊》2009,25(3):17-20
被誉为辞宗、赋圣的司马相如与长安文化呈现双向互动性。一方面长安文化玉成了司马相如,使他从纵横之士转变为辞赋之士,创作意识发生了转变;同时使其赋作具有儒家一统、帝王独尊的思想主题;长安文化的审美观念也使其赋作展现出一种大汉气象和大美风范。另一方面司马相如推动了长安文化的发展,他从长安文化的接受者转为传播者,扩大了长安文化的影响;赋作的重一统天下、重宏博气象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4.
目前,90后大学生的表现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频频报道的90后学生因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就业方面受挫等做出的极端事件,让人深思。家庭社会因素、不良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个体自身因素是造成90后大学生受挫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此要从提高家长责任意识、改革教育体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方面提高90后学生受挫能力。  相似文献   
125.
Taxpayers may estimate others’ acceptance of tax evasion as being greater than their own. This self–other discrepancy in tax ethics could undermine people’s tax compliance as they conform to the misperceived social norm. Feedback about the self–other discrepancy could correct the misperception and improve compliance. This approach was first tested in a scenario study with 64 students. Respondents showed the expected self–other discrepancy in tax ethics and feedback about the finding increased their hypothetical compliance. Furth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was due to the intervention improving the perception of others’ tax ethics, as expected. Study 2,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1500 Australian taxpayers, replicated the self–other discrepancy and provided taxpayers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sult.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s, the feedback did not affect work-related expenses claims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d other deduction claims.  相似文献   
126.
人类文化有两个鲜明特征,一个是地域性,船行四海,港通天下,浙江海洋文化因海生成,因船启航,拓展了中国的造船史和航海史;一个是历史性,历块过都,越海跨洋,贯通古今中西,培育了浙江人乘风破浪、开拓进取、兼容并蓄、同舟共济、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浙江海洋文化在世界海洋文化史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7.
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旋律,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现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将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8.
从《淮南子》高诱注以本字标音和以他字标音两个方面,对其标音作一番梳理,以了解此两种标音方法的得失,以及对高诱标音中的本字与标音字之间的声韵概况。  相似文献   
129.
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张玉池 《西北人口》2007,28(3):75-78,8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口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口发展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同理,新农村建设又会为新时期人口发展创造条件。本文着重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30.
他心知问题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论研究领域,它探讨的主要是"我"以外的他心的本体论地位问题以及如何得到关于他心知的问题。在我国,庄子与惠施关于"鱼乐"问题的争辩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他心知问题的典型代表,二者的争论不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提出了他心知问题,而且在这一问题上可知论与怀疑论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从西方心灵哲学的角度深入挖掘"鱼乐之辩"中隐含的丰富的他心知问题的思想,对填补中国哲学在这一领域研究上的空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