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93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226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2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基于抗战时期的历史档案,梳理了国立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合组成立的历史经过。地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武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抗日战争期间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合组是现代农业文明的一次重要融汇。在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下,国立西北农学院办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卓越,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的独立农学院,并在合组后逐步形成扎根西北、融汇世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抱负,成为当代兴学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2.
本文简述《尚书》特殊的文献价值,并举例阐释《尚书》在中国上古林业史研究中提供的史迹线索,具有现实建设深层意义的历史依据,是为林史文献学目录提要之一则  相似文献   
43.
《神乌傅》于近年出土,赋作者旨在借神乌故事传达弃利避害、全身而存的人生教训与处世哲学。赋文多处征引与化用儒家经典,表现了明显的文人创作特征,因而是一篇文人故事赋,将其定性为民间俗赋或民间故事赋都是不妥的。《神乌傅》显示了说部的特征,作为一个珍贵实例,补充并明晰了古代文学中禽鸟寓言故事赋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4.
李清霞 《唐都学刊》2011,27(4):51-54
《机电局长的一天》和《无畏》都是"文革"后期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小说,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工农业战线上从全面整顿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社会现实,由于政治对作家的选择不同,两位作家在"文革"结束前后的政治与文学境遇也截然不同,这直接影响着他们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心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5.
钟书林 《唐都学刊》2013,29(4):33-39
东汉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东汉虽然已经建都洛阳,但长安文化仍然对东汉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汉长安作家是东汉地域文学的代表,通过爬梳有关史料,对东汉"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39城、52位作家的创作事迹和地域分布做了考证整理,并进而总结了东汉长安文学四个方面的创作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监禁刑罚有着种种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常常造成罪犯被社会的驱逐,人是社会性动物,行刑社会化是行刑方式改革的方向之一;人性与人道体现了刑法的人文关怀,是刑罚设置与执行必须遵守的法则;刑罚的执行,其关注焦点应从单纯地考察行为转变为行为和行为人的人格因素并重;刑罚执行中过度的去伦理道德化导致刑法的公众认同危机,伦理道德成份的合理回归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7.
段宗社 《唐都学刊》2011,27(6):107-113
"西安学"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学科集群。但中外城市学研究经验及成果表明,城市学主要是一种文学文化学,目标在于构建城市精神镜像。作为文学文化学的西安学应以城市的精神体验为主要方式构建城市镜像知识。其方法有直观体验城市和通过文学体验城市两种。本雅明对19世纪巴黎的研究及李欧梵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研究为文学体验提供了范例,西安学应以此为借鉴拓展其研究视界。  相似文献   
48.
20世纪50年代新诗在“继承”后期延安诗歌创作资源过程中,呈现的内容是多样化的.除体制、队伍、生产与接受之外,风格与形式的相应延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50年代新诗的面貌.但无论就时代还是区域范围的差异,“继承”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50年代新诗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一直有自己的潜在内容,而其被“简约”的过程,正是历史延续过程中的复杂化部分.  相似文献   
49.
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起,《古兰经》注释便逐渐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传统学科——主释学(‘ilma1-tafsir)。注释学历经两大时期形成并完善:口耳相传时期——枞先知穆罕默德时期到再传弟子时期;文字记载时期——始于阿拔斯王朝早期,结束期不得而知。注释学的发展以及涌现出的大量学术成果,彰显出历代穆斯林阐释《古兰经》微言大义的学术动态,反映了伊斯兰文化学术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0.
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一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批驳,阐述了关于历史著作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柳宗元认为历史著作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写作内容应有所选择,应简洁,前后一致,并具有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也是其经学著作观,反映了柳宗元对经学文献的看法,体现了柳宗元的经学研究观念,反映了中唐时期经学、史学的变化。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与其哲学观、历史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