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2篇 |
理论方法论 | 3篇 |
综合类 | 168篇 |
社会学 | 1篇 |
统计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对后世诗词创作影响较大,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但多侧重对其外在形式。通过对《诗经》中所有诗歌篇目分析、梳理和归类,将原本表述笼统的重章叠句手法析分为静态回环与动态层进两类结构形式,并结合实例比较了二者的异同点,进而深化了对重章叠句手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42.
近十年来,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日益逆市场化,并最终固化为以政府定价为核心.这种逆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在短期内增强粮食产能和助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在中长期内导致中国粮食生产、流通、进口、库存、加工、消费的全面扭曲.文章着重从观念和体制角度,探讨了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的内在逻辑:观念的局限主要在于不信任市场,对粮食供求形势过分紧张,过度强调粮食总产量,而静态化思维、历史记忆、惯性判断及前期经验又强化了以上观念;体制的制约主要在于独大且难以监控的单一政府储备主体与叠床架屋的涉粮行政管理体制.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逆市场化,源于落伍的观念与体制的制约之间的相互强化,因而,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必须同时转变观念与加快体制调整. 相似文献
43.
对歌唱音准问题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晋华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6):93-96
在歌唱艺术实践活动中,歌唱音准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导致音准失控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要想解决好歌唱音准问题,就必须认真仔细地分级去研究造成歌唱跑音的深层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4.
曾方本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2):98-101
动态语境既可理解为一种语境观,也可指一种语境类别,而后者却是语用学研究迄今所忽视的。本文即从歧义的“动态语境”概念里,分离出这种视听意义上的动态语境,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语境两分法的主张,并详细探讨了这种动态语境的特点、语用功能、符号载体、静态语境与它的转换等。对动态语境的研究有很好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地方高校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将高校内部从事科技创新的组织分为两类,即科技创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通过静态博弈分析深入探讨了在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情况下两者的合作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46.
构建心理图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释了认知心理学中心理图式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心理图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密切关系;认为从图式的视角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图式视角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由宏观静态描述转向微观动态阐释;认为心理图式的调整与构建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7.
王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6):44-48
女权主义在社会工作机构的实现程度需要从机构中不同性别间的日常行为与行为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一个社会工作机构的女权状况的动态和静态的调查剖析发现:社工机构的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拥有高于男性的权力,但是表象上的优越并不是女权主义所追求的男女平等的结果,而恰恰是社工机构模仿外部建制下男权主义主导的产物。 相似文献
48.
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边界的界定,是深入研究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提。目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这个问题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边界可从参与合作的单个区域入手,静态分析单个区域边界的划定标准,再从参与合作的联合区域入手,动态分析联合区域边界的划定标准。 相似文献
49.
陈华斌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84-86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 ,分别通过小于音素和大于音素即音素群的角度 ,论证了音素不是音位归纳的唯一尺度 ;接着 ,在论证了音位归纳能够以音素群作为尺度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元音和辅音、声母和韵母是语音划分的两对不同层次的概念 ,元音和辅音指的是一个个能实实在在发出声音的语音实体 ,具有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 ,而韵母和声母则着眼于语音实体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 ,在回顾两种汉语普通话音位归纳方法的基础上 ,着重论证了所谓“动音素”和“静音素”在提法上存在错误。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