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61.
动结式中补语的语义歧指现象主要包括补语语义既可以指向施事也可以指向受事、补语语义既可以指向受事也可以指向工具、补语语义指向受事既可以表示结果的实现也可以表示结果的偏离等三种情况.动结式中补语语义歧指现象与动词的自主性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62.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语言中心CCL语料库有关嗅觉动词“嗅”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嗅觉动词“嗅”的语义演变,探究其演变的内在隐喻机制,同时指出,动词“嗅”发生了由感官领域到心理领域的隐喻投射。  相似文献   
163.
由于汉诗悠久的传统,导致汉诗独特的意象系统,具体表现在汉诗意象的象征义方面,并不同于英诗的意象系统。因此,汉诗意象的英译,应该采取以意为主、以意为先的翻译策略。具体而言,对于名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联想义;对于动词意象的英译,应注意其精确到位。译诗应避免浅层理解之上的浅层之译,并努力做到深层理解之上的深层之译。  相似文献   
164.
以本族语笔语语料库LOCNESS为参照,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语料,考察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非词汇化高频动词搭配使用的发展特征以及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非词汇化动词搭配与本族语者趋于接近,但中国EFL学习者中仍存在典型搭配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5.
构式语法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构式语法的历史背景、构式的分类、构式意义与动词意义互动的关系,探讨了构式语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6.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终结性,即谓语部分要求包含某种终结点。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研究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其中动结式结构是最适合于被动式的谓语形式,是被动句的原型。对于一些影响义内涵的动词,我们可以采用体标记来进行有界化。此外,谓语动词后带宾语和“所”字标记也是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7.
大同位于山西省的北端,属于晋语大包片。在大同方言中,“赶”可以作动词和介词,但主要的用法是作介词。作动词时,没有普通话的义项多;作介词时,比普通话用法丰富而且复杂。本文讨论的内容和列举的例子主要以大同市所辖各区为主,通过对大同方言词“赶”的使用情况加以具体的描述、分析和说明,与普通话的“赶”进行比较,说明大同方言词“赶”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68.
文章试图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轻动词概念对及物性系统的过程类型、参与者角色界定以及过程类型的语义和论元结构的匹配进行分析,以期使及物性系统的分类更为合理,形式化更为精细。基于轻动词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1)所有小句都是及物性的,但每一过程的及物性有程度的差别;(2)及物性系统各过程类型都是形式-意义的结合体。(3)及物性是小句的,而非动词的;(4)对过程类型的形式描述将有助于计算机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9.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再考释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0条,其中“攮”、“削”、“摷”、“扚”、“踒”、“縻”、“解”、“褪”、“瘝”、“煍”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扚”、“沰”、“(■)”、“揌”、“(■)”、“(■)”、“荡”、“顉”、“(■)”、“矕”、“趣”、“(■)”、“渻”、“(■)”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170.
拟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尝试从隐喻化-主观化角度来探寻英、汉语中“听”-“听从/听取”-“听任”;“不听”-“不听从”-“不允许”语义转移的产生机制及理解机制,以求增强我们对于语义相关度与语义变化的普遍理解。同时提醒人们不应忽视与作为共性的隐喻化-主观化过程共存的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的差异性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