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81.
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华 《东方论坛》2003,(5):45-48
趋向动词"上"的语义十分复杂,分别表示动词的趋向、结果、时态、语气,我们认为,"上"的语义从表示动词的趋向到结果到时态到语气,是一个不断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82.
因为与现代汉语语序的不同,古代汉语的方位词、处所词研究长期以来保持着其研究的特殊意义。本文以先秦经典《孟子》为文本,通过描写方所词的类别,分布,研究方所词的句法功能,及其相关动词、介词的语法特点,以此窥见方所词在上古汉语中的语法地位。  相似文献   
283.
本文考察了三个动词"观"、"视"、"听",主要内容是将这几个词读去声与非去声时句法表现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它们读去声时都表示和读非去声时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说,去声别义起码有一种功能是用来表示方向性。  相似文献   
284.
与英语不同,在汉语中同一个放置动词可以具有两个不同的论元结构,并且具有何种论元结构与句子所带的时态标记有关。基于事件性谓词假设,本文提出"事件性特征"的概念,解释了汉语放置动词的双论元结构现象,以及论元结构和时态的关系,并指出了汉英放置动词在论元结构上不同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5.
"丰"在上古汉语中是个典型的性质形容词;南北朝时期,"丰"进入了半自由语素演变阶段;到唐代,"丰"总体上基本实现了语素化。情状范畴方面,由"丰"所构同素双音词逐渐向状态形容词转变。  相似文献   
286.
安仁话中的“得”字可以作动词、介词、助(动)词。安仁话的“得”字双宾语、兼语句以及被动句都很有特点,与普通话对应用法有差异。安仁话“得”字用法为双向动词提供了方言例证,也进一步验证了给予动词的虚化轨迹。  相似文献   
287.
汉语语法界对"得"字句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均有较为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在句法结构层面上的研究基本达到了描写的充分性;生成语法领域对"得"字句的研究主要以"得"字的句法范畴为出发点,以解释的充分性为目标,对"得"字句的产生进行推导和诠释。  相似文献   
288.
在英语语言中,情态动词是情态意义表达的主要形式。研究中国大学生情态动词口语使用的情况有助于了解和学习英语情态的地道表达,使交际更加成功。文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中国大学生情态动词口语使用现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调查发现,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存在着过度使用一些核心情态动词和少用半情态动词的倾向;情态动词的使用严重受到情态动词汉语语义的干扰,使表达不自然、不地道。  相似文献   
289.
动词“上”的自由与粘着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华 《殷都学刊》2003,(1):107-109
动词"上"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词语."上"的自由用法表现在"上"能单独成句,"上"的粘着用法主要指其带宾语的情形.其宾语有时不出现是由于经济原则的影响.不同的宾语与"上"组合形成不同的动词短语,其用法迥异.  相似文献   
290.
对从《复合动词资料集》中抽取的400个复合动词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是:自动词+自动词、他动词十他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2/3,自动词+他动词、他动词+自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不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1/3。通过分析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句子结构解释4类结合方式如何结合成复合动词;并通过自动词的下位分类,将复合动词的4类自他结合方式进一步细化为7类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