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04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三女婿拜寿”是在我国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笑话故事。它以极具生活情趣的礼仪民俗为叙述背景 ,具有丰厚的社会文化底蕴 ,是民间生活故事中的一支奇葩。本文通过对故事进行分类 ,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出发 ,剖析故事情节背后所蕴含的群体心理、社会制度等文化内涵 ,探索故事兴盛不衰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482.
美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多种心理因素的整合 ,是一种复杂的、多元化的心理活动。本文主要论述了对审美感知、情感、想象、感受与感动等美感意识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483.
展示与传递极端境遇下的生存感受是虹影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 ,而片断式书写、双重叙述视角、景物心理化既与感受的流动跳跃性相适应 ,又与主题的有效表述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84.
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实践实现了卓绝无比的悲剧艺术创新 ,它们既使西方文学的悲剧意蕴获得了具有现代性的深化 ,又使西方文学构建悲剧艺术世界的工艺学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更使西方文学悲剧情感目的得到了审美提升  相似文献   
485.
真挚诚实是散文的生命,有真情才有至味。作品有味无味与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情感、形式、语言有密切的关系。散文的味与意境相连,最高境界是“淡”,是“无”,是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  相似文献   
486.
陈妍 《唐都学刊》2007,23(2):25-28
艳诗这一诗歌品类历来备受争议。无论从创作规模、艺术成就,还是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南朝和唐代都堪称艳诗创作的繁盛阶段。南朝与唐代艳诗的题材、内容及审美取向,充分地展示了女性之美、男女之情、幽眇之思等审美内涵特点。  相似文献   
487.
宋代诗人在观赏山水画图时,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画中有我的意境参与意识,产生如入画境的出位之思和欲入画境之想望。如果说前者还只是暂时置身其间的艺术幻觉,后者则由艺术的审美活动,深入到人生的理想追求。宋代诗人在题山水画诗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画中有我的自寓性,是宋代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士人心态所致,亦与当时山水画创作的实际情形密切相关。从审美主体而言,眼观画图、神游山水,是宋代士人身居庙堂之中而获得山林野逸之趣的重要途径,是他们化解仕隐矛盾的一剂良方。就审美客体来说,是宋代山水画“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之景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直接导引出诗人自寓其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488.
"诗言志"是中国诗经学的经典话语,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结合"楚竹书"等出土文献,从文化学视阈,对"诗言志"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历史根源、逻辑起点进行分析,梳理和廓清对中国诗学和审美观念的表现主义抒情传统。  相似文献   
489.
在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一方面要使其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其按照审美规律去体味、感悟作品的整体美。  相似文献   
490.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现代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其描写对象是以往文学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 ,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大多为丑恶的东西 ,作者以丑为美 ,化丑为美 ,向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与之相对应 ,在艺术上作者在文学史上最早采用了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 ,其主要手法是 :通过暗示来识读奥秘 ;通过具象描绘破译抽象情思 ;从联想产生形象。而其象征手法的理论基础是他自己提出的通感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