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65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2239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文章采用多重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对沪深股市四个主要指数的日波动率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四个主要指数的日波动率时间序列均表现出多重分形特征,且上证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日波动率序列相对于其他两个指数日波动率序列表现出更强的多重分形特征。各指数日波动率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均是自身的长程相关性和波动的厚尾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波动的厚尾分布对原始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的影响比长程相关性大。  相似文献   
102.
股票价格时间序列与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原始数据的不同频直接导致传统计量模型在处理宏观经济波动与股票市场波动的关系问题中产生模型误设和估计偏误。本文运用混频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从水平值和波动率两个维度实证分析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及同业拆借利率四个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长期动态影响。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宏观经济第一主成分并构建一个宏观经济综合指数,进一步探究宏观经济总体状况对股票市场波动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已实现波动率显著地放大了股票市场的长期波动。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水平值和波动率均对股票市场长期波动产生显著影响;且其波动率维度呈现出较强的持续效应;同业拆借利率仅在水平值维度对股票市场波动长期成分产生微弱影响。宏观经济第一主成分和宏观综合指数的波动率对股票市场波动长期成分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放大作用,但持续效应较弱;而其水平值对股票市场波动长期成分的影响虽然微弱,但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3.
在目前国际原油以期货市场定价的格局下,如何判别中国原油期货价格是否已经拥有了国际定价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多变量单方向因果测度统计分析方法,聚焦原油期货市场定价的独立性与传导性,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原油期货价格(INE)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INE在短、中期内未受到WTI、Brent等原油期货价格的因果影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是尚不具备长期独立性;第二,在本文的样本区间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条件下,上海原油期货采用人民币计价可以增强其对WTI、Brent的影响力,同时减弱二者的影响力,彰显出人民币计价的双重定价优势;第三,WTI和Brent油价作为基准油价指标,INE作为非基准油价指标满足本文所创建的国际基准油价之间应长期相互独立、基准油价对非基准油价应具有传导性的研判标准,反映了该标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4.
蒋彧  龚丽 《管理科学》2020,23(5):76-88
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历来受到学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股市存在节日效应、月份效应与周内效应,但是针对日内效应的研究不多见.利用沪深股指2004年~2016年的高频数据,实证检验中国沪深股市是否存在日内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沪深股市整体上存在开盘效应与收盘效应,但在牛市、熊市期间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股指收益在牛市期间表现出正向开盘效应,在熊市期间表现出负向开盘效应,股指波动在熊市期间的开盘效应更为明显.基于滚动窗口法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指收益开盘效应和收盘效应的变化领先于股指走势的变化,股指收益和波动的开盘效应或收盘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现象.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合理地制定投资策略,对监管部门维护市场秩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基于世界银行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 ICP)数据结果,分析中国价格水平的国际差距,研究其影响因素,剖析世界银行推算的中国购买力平价和价格水平指数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研究表明,中国价格总水平相对较低,但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呈大幅上升趋势,与国际的差距缩小,价格的国际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在现阶段,中国价格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适应。从长期趋势看,中国价格水平继续上升的压力较大,须控制通胀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谨防价格水平上升超出经济发展水平的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06.
文章通过合理界定公共资本内涵及统计范围,运用资产价值公式推导资产折旧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永续盘存法、“年龄—效率”函数谨慎测算1985-2014年中国省际公共资本存量和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结果表明,与公共资本存量相比,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通过综合考虑资产退役及效率损失,更能反映实际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公共资本规模。总体上,中国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自1993年以来增速明显加快,金融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本存量的迅速积累;区域上,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由东向西呈阶梯式分布,沿海地区公共资本存量处于领先水平,而大西北地区的公共投资呈严重不足状态。  相似文献   
107.
在反补贴案件中,私人投资基准是判定政府投资是否带给企业以补贴利益的标准。在具体选择私人投资基准时,不宜设置股权比例的限制,也不可选择囿于沉没成本效应的内部投资者价格,更不应采用容易异化为贸易保护的结构价格。若无私人投资价格,可转而审查政府投资是否基于商业动机,但投资动机的举证责任由被调查方承担。符合关联性、中立性、逻辑性、专业性四项要求,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出具的报告,是商业动机的首选证据。  相似文献   
108.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及其市场主体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机制.改革开放前,政府影响力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以不断调适政府对粮食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力为主线,经历了从政府直接控制价格水平到间接影响价格水平形成的转折.总体而言,在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时,往往通过政府强势的价格影响力来实现粮食增产,而当粮食供求关系偏松时,政府强势影响价格的弊端就会累积性呈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及其调整来看,我国一直没有找到粮食供求关系偏松状况下有效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未来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关键是政府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而不是放任粮食市场自发形成价格,否则我国粮食市场过度波动难以避免,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难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股价的崩盘严重干扰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损害着投资者利益和公司价值.因此,探寻防范股价崩盘风险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07-2013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观测样本,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与分配水平均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以会计稳健性水平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显著增强了现金股利分配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敏感性.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是公司治理改善的结果,从而支持了股利的“结果”模型,而非“替代”模型;同时也为现金股利政策与股市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增量的理论成果和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和防范股市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对其国际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主要体现在其国际影响力及对国际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的反应程度。人民币纳入SDR 货币篮子将会改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基于2015 年8 月11 日至2016 年3 月16 日的样本区间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能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加,但是其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影响力仍显不足;第二,样本区间内,人民币自由化程度并没有提升,因为人民币汇率并没有随着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