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56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762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和阐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领导人之一。他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基本思想包括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与农民结成同盟军、与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等方面 ,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及毛泽东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缔约利益是指缔约磋商当事人在合同缔结过程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利益,其具有实存性、绝对性的特点。当缔约利益受到第三人侵害时,利益主体也会产生“利益复位”的诉求。大陆法系既有的理论与制度并不能有效解决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的问题。《美国侵权法》重述第37章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未来的《侵权责任法》应当建立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制度。  相似文献   
13.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艰苦奋斗是劳动人民固有的优良道德品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艰苦奋斗荣辱观被扭曲,他们视艰苦奋斗为耻,以奢侈浪费为荣,使艰苦奋斗淡化,奢侈浪费盛行。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我党、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把被少数人扭曲了的艰苦奋斗荣辱观重新扭转过来。  相似文献   
14.
先买权可以分为法定先买权与意定先买权、物权性先买权与债法上的先买权。债法上的先买权是一种形成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物权性先买权则是一种物权取得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我国民事立法中规定的先买权应解释为债法上的先买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建筑防灾中的人群管理和应急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视角分析紧急灾难情况下人群的心理反应,阐明控制人群恐慌的人群管理方法,并结合国内外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人群管理方法在建筑防灾方面的有效性,进一步论述了应急管理在国内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传统“警世”文学里,作家在表现人的基本需求时往往流露出既向往又恐惧的心态。这种向往与恐惧心态的交替或反复出现,反映出作家对于喜与悲、幸与不幸,对于历史、社会、人生的倏忽变幻的循环感,这使中国古典作家轻易地接受佛教的轮回观念。这种对于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感受与表达,显示了传统“警世”文学的深刻与凝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阶段。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深化推进,不仅彰显脱贫攻坚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也预示贫困研究与贫困干预模式的转型。在习近平扶贫思想引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推进扶贫体制、机制、路径的改革创新。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实践领域不断破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减贫成效。基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需要,贫困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互动愈加频繁,新理论引导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实践发展又为理论创新拓展经验基础。脱贫攻坚“理论[CD*2]政策[CD*2]实践”互动转换,建构了意识形态话语与政策科学研究的互动空间,避免了学术研究成果与现实发展需求的割裂,也激发了学术与政策领域的研究活力。推进这一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有助于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也有助于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rises out of psychoanalytically oriented consultancy to teams of staff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where there is a statutory 'duty to care'. It takes as its premise the seemingly paradoxical hypothesis that workers may need to split off part of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ir own mental health and provide reliable services to their clients. I argue that while a professional 'duty to care' requires us to be emotionally 'in touch', the demands of our clients together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institutional response to the 'duty to care' cause us to split off parts of our awareness. I also argue that provided the splitting does not become extreme we are doing no more or less than the rest of society.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 degree of 'normal splitting' which numbs our awareness of danger and destructiveness and seeks to protect us from too much anxiety and pain. Yet if professional workers are charged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of assessing risk and acting accordingl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ll concerned they need ways of being 'in touch' (re-integrating the splits) for some or enough of the time. Finally, I will describe ways of being 'in touch', illustrating the difficulty and the pain of re-integrating the splits and some of the insights that can arise out of this work with examples from my consultancy work.  相似文献   
19.
"天书降神"新议--北宋与契丹的文化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真宗"天书降神"一事,不但为当时"不语怪力乱神"的儒者反对,亦为今世秉后见之明,崇尚"理性"、"科学"的学人严厉批判.但元儒修撰<宋史>,于此曾表"同情之理解".本文即以此为起点,以考据为基础,试图揭示"天书降神"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实际效果,并提出与亨廷顿"文明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不同的观念--"文化竞争"(the cultural struggle).  相似文献   
20.
辛宇  黄欣怡  纪蓓蓓 《管理世界》2020,(1):69-87,235
以2016~2017年间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证投服")提起的4例证券支持诉讼为研究对象,本文深入分析了该组织在证券支持诉讼中的作用实现机理及其在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后果和溢出效应。本文发现:中证投服提起的证券支持诉讼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虚假陈述案件的赔偿机制,主要体现为赔付主体更加合理化,赔偿金额的计算更加科学,赔付比例有明显提升,赔偿款项的执行力度得以加强;在作用实现机理方面,中证投服作为投资者保护公益组织向中小股东提供了公益服务,同时又具备政府弹性监管的色彩,与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形成互补;更为重要的是,中证投服参与证券支持诉讼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在唤醒中小股东维权意识的同时,明显提升了民间律师团体的活跃程度,进而从整体上极大地带动了民间股东诉讼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