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78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2162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何以可能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的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企业应该如何处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等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可不可能承担起社会责任?本文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证,可以看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62.
环境权的合理界定是环境权在法律上创设的前提,目前,学界对环境权的理解存在分歧,这主要体现在环境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构成要素上。受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环境权的主体只能是人和人的拟制体(即法人、其他组织、社团、国家);环境权的客体可以是物、行为、精神财富和其他权益;环境权的内容则由生态性权利和经济性权利组成。  相似文献   
63.
在简要概述学科竞赛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建立学科竞赛体系、竞赛团队、课程体系、工程实训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基于学科竞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通过把学科竞赛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4.
政治哲学是对政治本质以及政治科学整个发展进程和其蕴含的价值取向的考察和反思,是对政治科学的基本问题即研究主题问题的探究,其研究范畴指涉相关的问题域:由对政治的本质及分界问题的探求,对政治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过程的审视和对政治科学发展取向的价值判断的厘清等诸多问题建构而成。  相似文献   
65.
从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视角,简要地对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哲学中的主客体概念在研究教育过程诸要素关系中的简单移植,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构成要素在认识上的不统一,是引发争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
对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介绍了力学教师在理论力学方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并针对目前的教改谈了一些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67.
中华民族历史上已经历了六个辉煌时代并进入第七个辉煌时代。这些辉煌时代凝练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应当成为民族学科自主创新研究的强大动力和超越性发展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68.
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不能仅仅成为国家追诉犯罪的工具,而应该具有诉讼主体地位,其权利应当得到保障。控告犯罪是刑事诉讼的起点,我国被害人控告犯罪的权利存在着诸多缺陷,不能保障被害人的有效参与。应当完善被害人控告犯罪的权利,保障被害人对刑事诉讼程序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69.
原因自由行为是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而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且在此状态里导致某一犯罪构 成客观方面实现的行为。其可罚性在于它是“同时存在原则”的一种例外。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相似文献   
70.
本文是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的动因探索:通过社会行动的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关系解读》一文的基础上所做的更进一步的研究,仍以非政治公共领域的主体行动为支点,在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制度与法律之间搭建桥梁,并通过主体行动实践在这几者要素之间的博弈分析,揭示非政治公共领域主体是如何通过行动实践促使社会结构变迁和转型的,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之潜在动因,并试图对社会行动理论做更深入的诠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