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281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论民间外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间外交是指民间进行的带有明确外交目的的对外交往和交流活动。民间外交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它与人民外交、国民外交和公共外交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力开展民间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工作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2.
战后以来韩国对日外交经历了几次大抉择,如今韩国正面临对日本外交的新抉择。面对久拖不解的朝核问题和朝鲜的威胁等因素,韩日暂时搁置其矛盾在军事上谋求新的合作,并使美日韩同盟更趋紧密。不过,由于韩日军事走近会牵动韩国民众的敏感神经,同时又给东北亚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加复杂的不利的因素,因此,韩日安全关系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3.
建国以来的中国外交历程,是中国国际战略角色不断转型并成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制约和束缚,放弃了国际体系挑战者的角色,从局外旁观,消极参与转向积极参与,开始了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推动多极化,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来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所作为"将是本世纪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4.
This study aims to test the public relations efforts of other countries as a predictor of their newsworthiness in the US news media, after controlling for national traits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US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news coverage (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 ABC, NBC, CBS, and CNN) of 97 countri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public relations of other countries’ governments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these countries’ prominence in the US news coverage.  相似文献   
35.
2014年7月4日,朝鲜正式成立了由国防委员会特别授权的主要是针对“绑架日本人问题”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并开始启动对在朝鲜境内所有日本人的全面调查工作。同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宣布解除了针对朝鲜的部分单边经济制裁作为积极回应。不过,日朝关系的一度趋热局面,至今仍然难以改变两国在东北亚地区深处外交困境的尴尬现实。日朝关系出现的诸多新变化,如果从冷战结束后日朝关系史的角度来考察,不过是两国处在与东北亚国家外交关系“寒冷”时期所采取的“抱团取暖”的应急性策略。日朝关系真正步入正常化阶段,尚需较长时日和更多的务实努力。  相似文献   
36.
美国建国伊始便把海洋自由视为外交活动的主要原则之一,主要体现在捍卫中立国权力和航行自由权益方面。在欧洲,美国同英法等传统强国就航行自由与中立国权益开展积极的外交乃至军事行动;在地中海,美国先同巴巴里海盗国家虚与委蛇,待国力强盛后通过武力彻底解决了这些国家对美国在地中海贸易的骚扰。这些外交和军事行动虽起因不尽相同,但最后签订的条约多有维护美国外贸、航运的条款,也表达了美国早期朴素的海洋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37.
“不承认主义”是美国数次对外使用的一项外交政策。它使用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国际争端的态度 ;二是对他国政府的承认问题。通过考察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的在华表现 ,笔者认为 :一、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在华的首次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二、“史汀生主义”不等同于“不承认主义” ,而只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 ,增援了国际法新的内容的一次使用 ;三、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出于自己利益 ,而不是以美国学者标榜的标准 :即考察一政府是否是通过宪法途径夺取政权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38.
Gaining legitimacy in their host country environment is a key priority f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public relations efforts since it secures their local social license to operate. By applying neo-institutional public relations to corporate diplomacy, this paper argued that institutional linkages between corporations and local government could enhance the building of legitimacy. The study sought to determine whether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affect the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focusing o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In non-democratic countries, public relations tends to be perceived as less sophisticated, and legitimacy becomes even more critical for foreign corporations. Therefore, a one-factorial (corporate diplomacy with/ without governmental involvement) between-subjects experimental design study surveying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resident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N = 199)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imply that corporate diplomacy with governmental linkages leads to a higher perception of moral, pragmatic, and regulative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partially mediated by media credibility, governmental legitimacy, and issue legitimacy.  相似文献   
39.
40.
美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实用主义,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则对实用主义理论作了最佳阐释。马基雅维利在其代表作《君主论》中提出的性恶论、外交权术、国家利益至上等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深刻领会马基雅维利的实用主义政治思想,研究被现代美国人奉为行动圭臬的实用主义外交理念,对手我们如何应对美国亚太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