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326篇
丛书文集   467篇
理论方法论   214篇
综合类   3005篇
社会学   319篇
统计学   7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针对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动态协同的定量化仿真问题,基于复杂系统视角,应用自组织理论分析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自组织耦合网络作用关系,选择有效朗之万方程构建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系统的自组织协同进化模型,通过线性近似法的性态稳定求解非线性方程的稳定性,得出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系统协同进化演化过程的四个决定性参数,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参数枚举取值,具体分析企业控制力协同演化。案例验证该模型可对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协同演化最佳状态实现更加精确的参数取值,并发现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协同演化最佳状态的充要条件,以及一种新的大型建筑企业控制力协同演化状态。  相似文献   
82.
“赋权”是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视角。田野考察发现基层扶贫实践既有“赋权”又有变通的“控制”,由此导致了扶贫过程中“精准”程度有所差异,为此,需要从基层政府的行动逻辑分析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从外部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由于较少受到当地社会网络的约束使其能够“理性行动”,但在“限期”脱贫的目标责任制下,基层的扶贫工作队受到了“规避责任”与“追求政绩”的双重约束,故此工作队根据自利原则策略性地选择了赋权或控制策略。进一步考察发现,扶贫工作队主要通过利用传统权力结构、地方性知识及现代化知识话语“异化”赋权策略,从而构建了“控制性赋权”的实践逻辑。基于此,地方政府应着力于构建“外派”与“内生”相结合的基层扶贫工作队,设置部分基于“赋权”“参与”的考核指标,培训提高扶贫干部对贫困户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使得长效脱贫的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得以执行。  相似文献   
83.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的突破口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市化"则是转移的最佳途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城市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上,有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心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心两种主要观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既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我国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建设为辅助.在大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城镇可以发展以为农服务的产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84.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ontributions of maternal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marital status on economic self-sufficiency over time for rural mothers. Data were from 174 rural families participating in three waves of data collection in Rural Families Speak. χ 2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tilized. Results revealed only one-third of mothers moved toward economic self-sufficiency over three years. Maternal education, employment status, and weekly work hours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economic well-being. Compared to single-parent families, unmarried-couple and married-couple families had increased odds of improving economically. In an analysis of all mothers with partners, married or unmarried, martial status was not significant in economic improvement. Findings suggest the role of marriage in welfare reform for rural families should be reconsidered.
Bonnie BraunEmail:
  相似文献   
8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null hypothesis of Granger no-causality betwee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LFP)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Taiwan. In order to explore this issue more thoroughly, this study adopts the approach proposed by Toda and Yamamoto (1995,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66(1–2), 225–250). It uses official time-series data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After estimating both a four- and five-variable VAR system, one that substitutes both male and female LFP rates for the aggregate LFP rate, the primary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veal the following: The higher the past juvenile crime rate, the lower the future aggregate and female LFP rate will be. In addition, the higher the past male LFP rate, the higher the future juvenile crime rate will be. These findings are quite robust in terms of different lag-length structures.
Jr-Tsung HuangEmail:
  相似文献   
86.
Existing theoretical literature fails to explain satisfactori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ay of workers who are covered by collective agreements and others who are not. This study aims at providing a model framework that is amenable to an analysis of this issue. Our general-equilibrium approach integrates a dual labor market and a two-sector product marke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o-called “union wage gap”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 of the bargains and, to a somewhat lesser extent, by the expenditure share of the unionized sector's goods.
Helge SannerEmail:
  相似文献   
87.
新冠疫情期间,企业为了缓解各方面压力,探索出"共享员工"新型用工形式,具体表现为企业间共享模式、用工单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以及在第三方介入下实现员工共享。中央及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鼓励"共享员工"发展的政策。但是"共享员工"制度是否能在常时条件下成为一种用工形式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共享员工"制度常态化的可能性应从其对劳务派遣制度"三性"的突破、对传统员工借调主体范围的扩大以及对共享经济用工模式的补充等方面分析。"共享员工"制度实现常态化需要以平台经济为依托,借助政府监督机构,对其他用工制度的不足进行修复式移用。  相似文献   
88.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人道主义解读的理论起点和精神实质来瓦解长久以来对马克思哲学之根本性质的近代形而上学的遮蔽。在对人道主义的解读进行全面批判的同时,我们也将阐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之问题的讨论是如何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视域而进行的,以至于任何企图将马克思哲学置于形而上学之内来理解的努力都必然会被形而上学自身的逻辑粉碎。  相似文献   
89.
从劳资关系不对称谈农民工维权艰辛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外来工的劳动权利保护问题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凸显出来的。根据社会学家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私营企业雇主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在这种社会交换关系中雇主和农民工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造成这种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的原因有生产资料、社会资本占有的悬殊,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组织化程度的不对称,监控机制的不对称等,正是这种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0.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以工业化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同时产生了劳动问题,劳动问题的实质就是劳资关系问题.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凯恩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致力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的理论发展.回顾与梳理近代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发展,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