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9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238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7篇
丛书文集   452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3459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两论"即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思想的拓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魂魄。"两论"思想蕴涵着马克思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尺度,符合和谐社会思想的内在要求。通过"两论"思想在大庆发展实践中的主体化,作为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从"两论"起家,到大庆油田的成功开发建设,直至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大庆所走过的辉煌历程,也是"两论"思想在大庆发展实践中充分践行的过程。"两论"不仅过去是,而且现在和未来都将是大庆发展实践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大庆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永恒的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22.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途径之一———并购进行研究。从并购企业的目标选择到具体实现并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等进行分析,指出并购是公司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3.
企业核心能力要准确理解 ,应区分“资源”与“能力”、“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以及基于动态的一些观点 ,由此 ,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界定。企业核心能力的逻辑结构应考虑到企业 /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生命周期 ,不能理解为几项关键技能的简单组合。最后指出中国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4.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无疑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论述了宗申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模式。在借鉴与分析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对宗申集团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5.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加剧,企业战略竞争的基点正在从企业内部的资源转移到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能力上,顾客资源因能有效地衔接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机会而成为弥足珍贵的战略性资源,以顾客资源为基础构筑的核心竞争力正日益体现出强大的动态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只有通过加快转变企业的战略管理理念、重构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改革传统的价值链模式和实施企业的顾客忠诚化管理等途径构筑基于顾客资源的动态竞争优势,才能将企业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6.
红三角地区具有旅游合作的良好基础,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分析了红三角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加入WTO、加快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从党和政府开始从上至下强化全民的诚信教育,全社会要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应的信用体系,发展可持续的诚信经济。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认为,与北京市目前的公交系统运行模式相比,双层“网络+环形”的运行模式是一种新型高效、有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公交系统运行模式。主要表现在:贯通型公交网络与环形的结合既能提高公交的机动性,又能提高其可迭性;单线路公交车安排和“枢纽一枢纽”型综合换乘方式都比旧的模式更能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9.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通过制定政策、健全机制、提供科技支持、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手段,动员全社会节约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人口、资源  相似文献   
30.
国外通过开征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资源开发税、噪音税、拥挤税以及环境关税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但中国目前尚未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生态税收体系,存在着主体税种缺位、相关税种环保因素考虑不够、生态税收优惠形式单一等问题。建议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改革相关税种、完善税收优惠等措施,构建以生态税收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