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59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181篇
管理学   54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0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446篇
丛书文集   2709篇
理论方法论   1027篇
综合类   17414篇
社会学   1444篇
统计学   16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958篇
  2013年   1251篇
  2012年   1256篇
  2011年   1576篇
  2010年   1390篇
  2009年   1580篇
  2008年   1471篇
  2007年   1676篇
  2006年   1833篇
  2005年   1842篇
  2004年   1697篇
  2003年   1653篇
  2002年   1327篇
  2001年   1162篇
  2000年   606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核心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东中西三类地区社会的整体进步和稳定以及加快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教育心理学在其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时,就借鉴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初步建立起了包括研究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三层次的研究方法体系。经过学科建立20世纪到50年代的发展和60年代后的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研究方法论、方式和方法表现出综合化、生态化、科学化、本土化等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03.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一、制定符合国情的贫困标准,明确扶贫开发的具体帮扶对象;二、坚持开发式扶贫,把解决贫困问题与对贫困地区进行全面开发结合起来;三、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四、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院校的作用不可忽视,关键是要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要不断完善功能,创新办学模式,扬长避短,特色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发挥本土优势,多层次宽领域办学,全方位多样化发展;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就业带动招生,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校校合作,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借势发展;走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办学活力,实质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教育哲学学科制度建设和学理建设的发展轨迹两个层面入手,回顾了中国大陆教育哲学25年来学科建设的发展轨迹,并对教育哲学学科制度建设和学理发展作了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06.
红三角地区具有旅游合作的良好基础,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分析了红三角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7.
秦汉数百年间,西南地区步入自身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西南地区的外来移民具有鲜明的迁徙特点,他们在促使当地人口增长、支持郡县设置、引进先进技术、传播封建文化、推动边疆开发和疆域形成以及稳定当地局势等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思维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思维方式的引领。思维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却有优劣之别。“向古看”的思维方式不可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具备的最基础性的思维方式,乃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于引领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最优的思维方式是带有世界观、方法论意义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由它自身的起点高、视野宽、思路活的特点,以及构成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现代整体论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三个组成部分的优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9.
“生态人”价值观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人”价值观是一个新概念。“生态人”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现为自然生态价值观和社会生态价值观两个方面。“生态人”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比较,并不是只多加了一个“人”字的问题,它具有生态价值观所无可比拟的新意。其新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价值观革命性的否定;二是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创新性意义;三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深化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0.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加入WTO、加快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从党和政府开始从上至下强化全民的诚信教育,全社会要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应的信用体系,发展可持续的诚信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