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55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238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1835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多局限于单项经济指标(如TC指数、RCA指数等)的评价,并没有一套综合体系来评价服务贸易竞争力.针对以上不足,依据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四个方面、六个指标来尝试构建评价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实现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同时利用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四国12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2.
教育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案例是对教育实习各环节典型实例的记叙.叙述教育实习案例库建设的背景;阐明教育实习案例库建设的内容及其应用;建议案例库的完善和维护.  相似文献   
53.
从人才培养目标看民办高校工科教学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就业定位,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的改革为基点,对民办高校工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4.
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党引导青年成才和发挥青年才能的思想实践,也不断发展演变。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开始萌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逐步成熟,并得到有效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开始转型。"文化大革命"和徘徊时期,党的青年成才观被扭曲。改革开放后,党的青年成才观得以回归和进一步升华。实践证明,当党的青年成才观正确时,青年就进步,党的事业就发展;当党的青年成才观偏差时,青年就走上曲折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5.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士人精神逐渐潜隐,且没有可替代的精神资源,由此出现了人才在价值追求上的精神困境,造成一些人才追逐"权"与"利"的现象。重新认识和继承士人精神,有助于在人生目标与人格尊严两方面实现我国人才的自我超越。对于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而言,外则应营造宽容的政治环境,内则应涵养现代士人精神。  相似文献   
56.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愈来愈成为高等教育热点。目前学界尚无关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素质的界定。借鉴冰山模型,通过调查、卡方检验及Lambda分析认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除应具备人才的基础素质外,在表达能力、认识和把握规律、自我剖析、艺术与人文素养、想象力、洞察力、魄力、创新动力、创业激情和冒险精神等核心素质方面需更加突出。当前,社会评价高校毕业生总体上在核心素质方面较欠缺,其中尤以创新动力、创业激情和冒险精神为甚。这是我们加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之一,实践中应从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完善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强化人才核心素质提升等路径入手。  相似文献   
57.
Determining priority importance is a matter of concerns among the organization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by the organization is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comprising of members who have their own family life. In this paper, we deliver a new perspective for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priority importance for their members with respect to family matters in order to inculcat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organization. To be effective in considering family matters in the organizational policy making, closer look of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re required. The idea of translating several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s quality variables and applying the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 method to these variables could present a new way of improving the decision making in the organization by considering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in the family.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for family (QFDF) produces a friendly interpretation of a highly complex and intangible matters around family life; thus, making the assessment of a family easier. QFD is applied on the data gathered from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ased on 1,213 families in West Malaysia, Malaysia. Twelve variables are identified as voice of family, where seven of them are found to have the highest priority of importance. These variables could also be translated into quality variables in the context of organization, the strategy of improvement for the family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strategy for improvement in the organization.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suggestion to improve actions for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In the discussion, three most high ranked variables from both perspectives of family and organization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58.
本文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对高校人力资本进行评价,将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到人力资本评价中.文章结合某高校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根据其工作业绩表现,确定出高校引进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波动率,并计算出人力资本的期权价值,该价值就是高校人才引进支持力度的主要参考值.基于实物期权的人力资本评价方法在高校人才引进中的应用,将为高校制定引进人才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女生开始对传统性别观念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并且更多地表达了对追求事业成功的向往.但是在高校女生群体内部,却存在学历越高,社会性别观念越趋保守的特点.就影响高校女生性别观念的外部环境而言,中国父母的社会性别观念发展状况不均;部分传统及待发展地区依然存在着对女性能力的偏见和歧视;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女性人才培养和性别研究的积极意义,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女性的能力持有偏见;就业市场上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也影响了高校女生群体的自我定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60.
陈昌云 《东方论坛》2015,(2):28-32,36
为改变儒学式微困境,倡导社会变革,以"宋初儒学三先生"为代表的宋代儒学家大力弘扬先秦儒学的忧患意识和济世情怀,倡导汉唐儒学的当代转型。发展至北宋后期,逐渐形成王学、苏学、程系道学三大新儒学派系,传统儒学实现了复兴。北宋新儒学构建进程中,儒学家们基于宣扬学术和变法图强需要,纷纷论说诸葛亮,北宋的诸葛亮评价由前期的盛赞"去就出处行大义"向后期的褒贬才德难两全转变,这与北宋前期儒学呈现的关注现实的"外王"倾向转型至后期强调"内圣外王"、德行双修的演进路径大体一致,从而折射出宋代新儒学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