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218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1541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大工程观是以综合理性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以及审美艺术、伦理道德等价值观整合起来指导工程实践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此理念下培养的工程人才要具备深厚的工程素质、广博的综合知识背景、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途径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82.
本科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以会计业务的手工模拟和财务软件模拟为主。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的弊端,与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因此,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建立和完善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从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入手,使会计实践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83.
三朗扎西 《民族学刊》2018,9(5):90-96, 127-128
西南民族大学在2013年-2016年为甘孜州招收培养定向就业学生,解决了甘孜州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民汉兼通双语人才匮乏、基层人才队伍不足等现实问题,形成了较成熟、可借鉴的订单定向招生就业模式,是建立民族高校“双符双适”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4.
创新型人才是青岛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青岛市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方面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机遇,也要面对某些劣势和威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青岛市应采取的相关对策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吸引人才,完善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人才,加大对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等.  相似文献   
85.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完善师资队伍、课程结构,加强就业指导,推进"双证书"制度以及产学结合模式等,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6.
高等工科院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论述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我院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87.
建设和谐宿舍符合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建设高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出发点,提出建设和谐学生宿舍的标准、功能及着重点,突出和谐的宿舍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努力追求"一宿一品"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经贸俄语人才需求的具体现状调查,对当前高校经贸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9.
本文主要从宏观层次上对人才资源利用水平定量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界定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的概念,研究其表现形式;2)探讨了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模式:3)分析了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的煤炉模型:4)建立了人才资源有效利用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0.
19世纪末20世纪韧,为适应当时大量兴起的新式学校的急需,为满足社会对“新学”和“西学”的认知渴求,中国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译介新式教科书的运动,京师大学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已刊和未刊档案及相关资料,对京师大学堂引介翻译西方教科书的活动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京师大学堂译介的教科书对中国近代学术的转型、对近代教育体系的构建、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奠定和传播,起到某种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