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141篇 |
免费 | 1669篇 |
国内免费 | 48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1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1586篇 |
人才学 | 12篇 |
人口学 | 757篇 |
丛书文集 | 10684篇 |
理论方法论 | 2667篇 |
综合类 | 51632篇 |
社会学 | 920篇 |
统计学 | 6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268篇 |
2022年 | 469篇 |
2021年 | 484篇 |
2020年 | 491篇 |
2019年 | 418篇 |
2018年 | 430篇 |
2017年 | 525篇 |
2016年 | 751篇 |
2015年 | 1207篇 |
2014年 | 3310篇 |
2013年 | 2477篇 |
2012年 | 3973篇 |
2011年 | 4819篇 |
2010年 | 3907篇 |
2009年 | 4075篇 |
2008年 | 4320篇 |
2007年 | 5632篇 |
2006年 | 5819篇 |
2005年 | 5399篇 |
2004年 | 5075篇 |
2003年 | 5062篇 |
2002年 | 3968篇 |
2001年 | 3453篇 |
2000年 | 1736篇 |
1999年 | 420篇 |
1998年 | 183篇 |
1997年 | 129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黄颖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1):102-108
近年来,云南省引进外资的数量虽然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大开发”以及“建设东南亚大通道”的机遇面前,云南必须积极从自身做起,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才能抓住这个机会,发展本地经济。本文拟从东盟国家的成功经验入手,通过对比分析,最终提出完善云南投资法律环境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张雪霞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126-128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出现了"谈讲色变"的现象.其实,新课程并不排斥讲解,因为讲解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对话、沟通、合作等理念.调查也显示,中学生对好的语文课堂讲解持欢迎态度.当然,语文课堂讲解能否实现优化主要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素养. 相似文献
993.
李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5):68-72
《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在中日两国文学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成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武人形象。这些形象虽各有一番情貌,却都是以厚重的民族文化、民族性格为底蕴。通过考察两书武人群像所体现的道德和才能标准,昭示鲜明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994.
吴良红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1):99-102
凯瑟琳.安.波特的中篇小说《老人》在时间结构、叙述视角以及人物话语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米兰达对艾米姑妈的悲剧故事的了解过程这一主线展开。通过这些叙事策略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995.
安会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41-44
如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当代的一大主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以下几方面的论述中,即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个性全面发展。该思想的提出虽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前提,即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绝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其次,它指明了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进一步改善生产关系;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个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公正作为德性——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显中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德性就是品质。亚里士多德把公正德性定义为公正品质,认为它是公民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事情的品质。公正德性是一种个体德性,但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德性,因此可以称之为“非个体的个体德性”。把公正解释为介于纯粹利他主义和纯粹利己主义之间的品德是错误的。罗尔斯的公正理论视正义为制度的首要价值,对亚里士多德作为德性的公正提出挑战,同样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97.
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两个维度,以此为基础对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三阶段划分,并对这一演化过程的内在机制和制约条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8.
陈志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4)
纵观中国法制的历史,有宋一代重视对经济生活调整、规制,具体表现为对民众的法律人格、个人意志和契约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尊重,对民众利益的保护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制度确立的立法选择和制度实施的司法实践中呈现许多进步特征. 相似文献
999.
略论刑法的机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秉志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65-72
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客观上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刑法的机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规制机能、秩序维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刑法的规制机能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评价机能,二是决定机能。刑法的秩序维护机能是通过其利益保护机能和预防犯罪机能体现出来的。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通过两个方面发挥出来,一是保障普通公民的自由,二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或者说合法权利)。这两方面的保障机能都是通过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来实现的。刑法所具有的秩序维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克制,但又能够互相协调的关系。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优先考虑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而是要看所保障的自由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000.
透视文化变迁下的个体心理状态--社会文化震荡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访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文化震荡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点,它对个体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引发出各种心理问题,因此,研究社会文化震荡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源和影响机制,才能为社会发展和个体心理救助提供有效建议。笔者通过访谈结果发现:社会文化震荡有系统的影响源;在影响源里,社会变革与发展影响显著而持久,思想观念嬗变等则表现出时代性;个人背景分化了社会文化震荡的影响;社会文化震荡对心理中介如认知、体验和态度因素影响明显;社会文化震荡显著影响个体事后情绪与观念变化;心理中介对心理健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