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17篇
  免费   2650篇
  国内免费   485篇
管理学   57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920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920篇
丛书文集   11650篇
理论方法论   2992篇
综合类   56898篇
社会学   1364篇
统计学   911篇
  2025年   52篇
  2024年   501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517篇
  2017年   600篇
  2016年   845篇
  2015年   1356篇
  2014年   3629篇
  2013年   2909篇
  2012年   4450篇
  2011年   5359篇
  2010年   4320篇
  2009年   4522篇
  2008年   4751篇
  2007年   6168篇
  2006年   6340篇
  2005年   5886篇
  2004年   5488篇
  2003年   5501篇
  2002年   4356篇
  2001年   3718篇
  2000年   1894篇
  1999年   466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对传统理学的批判中,我们不应该忽视甚至抛弃其中的精萃。理学尤其是湖湘理学的经世致用、践履实干之精神依然是我们今天所急需的。在对当代社会伦理的建构中,传统理学仍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52.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拥有先进生物技术的发达国家和拥有丰富遗传资源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冲突,为了协调双方的利益,公平合理地保护和利用遗传资源的国内和国际立法是必需的。作者通过对农民权理论、生物遗传资源永久主权理论以及国内主要观点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保护生物遗传资源的理论基础———生物遗传资源权。  相似文献   
153.
两汉时期,关中任侠之气盛行,出现了许多名噪一声的游侠人物。这些游侠一方面拥有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扶危救困的正义精神,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另一方面,他们又往往表现出蔑视国法、任意妄为甚至杀人如麻的一面,给国家治安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因而成为官府镇压、屠戮的对象,许多游侠因此结局悲惨。后世文人对于游侠的评价,大多过于看重他们正义、勇武的一面,而对于他们杀人越货、打家劫舍一类的恶行,则往往给予掩饰或美化,不符合历史真实。因此今人在研究过程中应该给游侠以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4.
介绍了学界关于旧证据问题进行争论的情况.主张在豪森的反事实策略的基础上区分理论解释性证据和理论预见性证据,以应对反事实概率的可测度性问题.反事实策略并不要求在指派反事实概率上遵循理性的标准,反事实概率实质上是一种先验概率,即无条件的主观置信度,主观贝叶斯主义并不承诺其指派合理性标准.反事实概率的可测度性并不能构成对反事实策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5.
我国的器官移植法规赋予了器官捐献人对其已作出的器官捐献意愿以撤销权,但若从民法理论上对“撤销权”与“撤回权”进行界分,则应称此项权利为“撤回权”。器官捐献的撤回非是使器官捐献不生效力,乃是停止对器官捐献意愿的追求,该项权利的行使只能是捐献主体在其生前或器官植入受体之前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行使。赋予器官捐献人撤回权在于尊重其自我决定权及体现民法所蕴含的价值。器官捐献者行使撤回权后,在活体器官捐献中捐献人恶意撤回致使受体死亡或严重身体损害时需要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156.
“王若曰”是先秦典籍和金文材料中比较常见的词语。对该词语的释义,目前仍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对金文、简牍和传世典籍中的相关资料进行考察和梳理,可知“王若曰”不是王一般的谈话,而主要是指王命,语感在强调其庄严性。此外,学者以往举出的殷墟甲骨文中“王若曰”的例证并不可靠,从现有材料来看,“王若曰”可能是周人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7.
武则天立“无字碑”是迫于当时无条件对自己作盖棺论定评价,其功过是非只能留待后人评说;从唐中宗起至唐亡,十五代唐皇皆为武则天嫡传子孙,限于孝道伦理,亦无法对武氏作如实评价,只能让陵碑空白。  相似文献   
158.
在1930年代的"文艺自由论辩"中,鲁迅对"第三种人"是持续关注和批判的,而对"自由人"胡秋原则保持沉默,并且在事后显出友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胡秋原的文艺观点、文学评论上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在某些重要观点和思想上二人具有相通性:对于思想自由、创作自由的认同,对于文艺的社会政治功能的辩证理解,对于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的接受等等。鲁迅和胡秋原在政治态度和文艺观点的关联与交错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性,而鲁迅与左翼主流理论家们对待胡秋原的差异则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159.
古蜀汶山考     
"汶山"对于古蜀文化研究,不但是一个重要地名,也是一个重要的疆域。该地域无不与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数代古蜀王朝紧密联系在一起。汶山是"三星堆"青铜器的铜资源的重要开采和冶炼地之一,也是黄金、玉石等原料产地,对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相关历史材料中都提及到了汶山,如《蜀王本纪》中描写到的"望帝(杜宇)治汶山下邑,曰郫化",其汶山指的是哪里?所提及的"郫化"又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的探寻都将为古蜀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经作者对龙门山的岷江流域、湔江、石亭江和北川湔江流域多年实地调查和相关史料查阅,从2006年至今,虽然中间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山河改变、人文失常,灾后重建彻底改变了当地传统文化的格局,但作者对"望帝治汶山下邑"的汶山,有了一定的区域概念,即:东临成都平原,西以岷江河谷和北临北川湔(戬jiǎn)江河谷,北起北川县曲山镇(涪江上游),南至都江堰宝瓶口和关口。  相似文献   
160.
文章提出和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3“L”新模式及其三大实操方法论。指出在管理上要着眼于课程性( lesson)、研究性( learned)、持续性( lasting)的3“L”改革理念;在内容上要着力于3“L”实践育人场所的固化、实践育人环节的优化、以及实践育人效果的深化;在运作上要立足于实现课堂、校内、社会的“三位一体”,课内、课外、课后的“三课一线”,调动、调研、调演的“三调一抓”,以及自评、互评、点评的“三评一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