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472篇 |
免费 | 3935篇 |
国内免费 | 170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131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2694篇 |
人才学 | 18篇 |
人口学 | 2163篇 |
丛书文集 | 21406篇 |
理论方法论 | 6833篇 |
综合类 | 113817篇 |
社会学 | 5700篇 |
统计学 | 53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762篇 |
2023年 | 1010篇 |
2022年 | 1266篇 |
2021年 | 1323篇 |
2020年 | 1653篇 |
2019年 | 1585篇 |
2018年 | 1578篇 |
2017年 | 1943篇 |
2016年 | 2114篇 |
2015年 | 2972篇 |
2014年 | 7323篇 |
2013年 | 8437篇 |
2012年 | 9259篇 |
2011年 | 10820篇 |
2010年 | 8822篇 |
2009年 | 9114篇 |
2008年 | 9734篇 |
2007年 | 12198篇 |
2006年 | 12324篇 |
2005年 | 11470篇 |
2004年 | 10781篇 |
2003年 | 10518篇 |
2002年 | 8428篇 |
2001年 | 7066篇 |
2000年 | 4020篇 |
1999年 | 1165篇 |
1998年 | 566篇 |
1997年 | 464篇 |
1996年 | 385篇 |
1995年 | 335篇 |
1994年 | 241篇 |
1993年 | 203篇 |
1992年 | 179篇 |
1991年 | 141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05篇 |
1984年 | 106篇 |
1983年 | 76篇 |
1982年 | 68篇 |
1981年 | 60篇 |
1980年 | 50篇 |
1979年 | 52篇 |
1978年 | 49篇 |
1977年 | 16篇 |
1976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文革”对鲁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对鲁迅的研究,与文革特性高度一致,一切从政治需要出发,远离对象本体,为我所用、削足适履,在研究内容上将鲁迅设计为"角斗士";在研究路径和研究队伍上呈现为一种非常态,完全抛弃学术立场、学理原则,丧失了文学研究的独立品格和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992.
民主、共和、宪政:辛亥革命的政治现代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是以民主为政治目标,以共和为政治制度,以宪政为治理模式的政治革命。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使中国政治从传统走向现代:政治统治合法化,政治结构合理化,政治行为多元化。辛亥革命的是非功过,至今招谤涉讼,但遗产丰富,启迪深刻:民主、共和、宪政是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趋势,是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复杂社会系统,需要立足现实实践,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993.
"《诗》可以群"源于礼乐合群的历史实践。孔子以"仁"为本体,对以"礼"为核心的群体关系进行提升和超越,将外在的规范和秩序内化。又以"仁"为内核对《诗》进行意义的建构,将"思无邪"作为《诗》的本体。《诗》所承载的观念、价值形态转化为本然无邪的情感,在感性的审美交流中实现道德的提升,将人们纳入一定的社会和政治体系之中,具有社会整合和政治统御的功能,这就是孔子"《诗》可以群"的本质。同时,"《诗》可以群"将《诗》作为文化价值权威进行言说,是孔子理论建构的创造性方式,成为后世儒家学说发展的经典路径。 相似文献
994.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995.
古代意象性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性思维是一种主观情愿与外在物象相融合的思维方法,在创造中国古代表意文字的过程中,意象性思维方式也以其观象比类的认知途径,规范着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历史进程,引导着中国人在造字过程中的审美观念与方法。重新品味其在中国文字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体察其背后的逻辑方法论原则、审美观念、技术方法、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就可以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不断增强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 相似文献
996.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不断重组、分化,中间阶层崛起.中间阶层的成长与壮大,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中间阶层崛起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必须进行适应性变革,转变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巩固并扩大执政基础,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弹力,并注意引导... 相似文献
997.
网络沟通下政府形象“距离悖论”的解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沟通的兴起,使政府形象塑造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出现新特点,其突出表现是,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与该级政府同民众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成反比。在网络沟通下,形象良好的政府须具有回应性,倡导科技领先,强调参与和协作以及具有预见性,因此,政府应从树立形象意识、完善电子政府工程、提升政府媒体公关能力和公信力以及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来应对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以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998.
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是现代性的产儿,因此自社会科学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性始终使其无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不仅某种流行的理论范式始终制约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在实证主义的探索之外,人文主义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继续扮演着重要的方法论角色,而关于价值中立的无尽争议更是说明了这一原则的相对性。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讨无意终结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但却意在为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议提供一种相互包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内在观点的诠释性出发,介绍了哈特理论的一些重要评论家对内在观点与实证主义的描述性目标之间的矛盾的批评。本文认为,哈特的内在观点必须结合哈特独特的二元规则体系来理解:内在观点是一种批判反思性观点,内在观点的主体是官员,客体是次要规则,内在观点的接受是一种社会事实。如此辨明的内在观点足以消解众多批评的声音。不过,德沃金通过挑战哈特的规则体系法律观,迫使哈特转而采取包容性实证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00.
齐、鲁自古不同,延至秦汉尽管仍有差异但皆以礼义闻名。西汉时期齐鲁之地以其雄厚的知识资源和人才优势深切地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但同时自身也受到当时社会大势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种交互的影响中,齐、鲁最终合流于经学之下。在社会整体风气的影响下,齐地变化不大而鲁地则受到巨大的冲击,大体上呈一种鲁地齐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