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41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1622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In spite of recognition that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queer+ (LGBQ+) young adults fac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sexual identities, research on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has only recently begun examining their academic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in college. Prior work has mainly focused on social and extracurricular experiences during college or academic outcomes among LGBQ+ students in K-12 setting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growing body of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on LGBQ+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outcomes. A strength of our review is our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on individual, interpersonal,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that influence LGBQ+ student outcomes. In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we identify a number of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such as a lack of precision and consistency in defining and conceptualizing LGBQ+ identities and experiences and limited attention to intersections with race, class, and gender. We offer some solutions to these limitations and presen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promises to add clarity and further reliability to future research on LGBQ+ college student outcomes. We conclude by suggesting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962.
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既关照中国当代现实又连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既具有一般现代化的普遍意义,又因其独特意涵,对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道路选择维度看,它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从理论创新维度看,它为世界现代化理论新谱系构建提供了中国理念;从文明发展维度看,它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从制度建构维度看,它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63.
潘桂媚 《理论界》2014,(6):22-24
20世纪中后期,政治营销理论兴起于西方政治学界。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西方国家政治传统和现代经济领域中的营销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政治营销"已成为西方国家总统选举、政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以其独特的模式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着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国家政治营销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认为政治营销理论为政治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民主理念。  相似文献   
964.
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如何通过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来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内涵界定、主要特征以及衡量标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党自我革新面临的突出问题,诸如工作消极怠工,缺乏开拓精神;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突出;组织软弱涣散,制度创新不足;腐败积弊成习,亟待革故鼎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党在一党领导条件下实现自我革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5.
信息法学是以信息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现有文献与实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信息法学教学研究工作在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方法采用以及教学开展等方面同时陷入了困境,而困境的根源在于该学科的定位和归属不明。立足于我国法科教育的传统并借鉴美俄等国信息法学的最新成果,将该学科定位为跨领域的独立法学门类,并据此提出应对困境的具体思路:构建独立与开放的理论体系,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法学的概念分析与价值分析为主并兼采其他学科方法,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注重多学科的知识结合与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966.
在体系层次上,一般认为国际关系理论包括三大范式:现实主义范式、理性主义范式和革命主义范式。这三种范式分别以对法国大革命作出反响的三种不同意识形态——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为基础。它们之间的竞争持续了两个世纪。随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始,三大范式的命运是注定的: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而发生变化和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可以是相互交融的,也可以是极具批判性的解构和针锋相对的,还可以是批判后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967.
跨学科研究现象近年来频频出现,学界对其含义的理解却鲜有共识,澄清跨学科研究的产生背景和理论焦点是推动跨学科研究发展的理论前提。跨学科研究的产生除了体现在认识对象的系统联系、知识版图重构、劳动分工加速、资助机构推动等非学术背景外,还体现在文献引证关系中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以及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等学术背景。跨学科研究自20世纪70 年代兴起以来,围绕概念界定、交叉机制、类型划分等广泛的议题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讨论,直到近年来,学界才逐渐把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焦点会聚到跨学科的整合上来。对整合的度量和评价是跨学科研究的难点,也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8.
王成军的专著《中西传记诗学研究》一书填补了国内传记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即它对中西传记诗学构建方面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理论视域。专著在理论编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传记文学的叙事伦理特征,即事实正义论、"坦白"叙事和叙事契约论等观点。在文本阐释编中,他对中西不同传记作品进行阐释、比较,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可以说,该专著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着很好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69.
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的解体,除了由现实的历史原因决定外,还与儒家政治设计思想本身的理论缺陷分不开,这首先可以通过对政治秩序赖以建构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根源进行判断和考量的形式来获得。从现实基础判断看,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经济基础易于弱化人们的政治性格,腐化封建君主专政的政治权力,阻碍新生产力的发展。从理论根源看,天命、天理、(天)道决定论易于导致命定论和历史宿命论的英雄史观,强化神权、君权;性善论易于导致制度安排的缺失、法律的伦常化和宗教的弱化,造成"人治主义";阴阳论易于导致极权主义和秩序僵化,强化父权、夫权、族权和君权。  相似文献   
970.
文章在总结社会问题的建构主义观点之后,基于对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的批判性解读,初步阐述了"结构—批判分析模式"的政策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立足于"结构—批判分析模式",对我国问题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政策进行了再反思,由此形成了对我国问题流浪儿童的新理解及政策与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