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30篇 |
丛书文集 | 45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35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杨梅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1):6-9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彝族的尼木挫毕,但鲜有学者对仪式中的生殖崇拜象征做系统的研究。彝人自古以来盛行祖先
崇拜,重视人口繁衍。祭祖送灵的尼木挫毕仪式是彝人祖先崇拜的核心仪式,该仪式不仅体现子孙后代的孝心,同时也是子孙
后代向祖纰亡灵祈求生殖繁衍、家支人丁兴旺的仪式。以调研的凉山州甘洛县吉克家的尼木挫毕为例,探讨彝族生殖崇拜在
该仪式中的象征化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2.
中国当代朝鲜族诗人南永前的图腾诗以民族图腾诗这种文化原型为表现对象,传达的是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心理。诗人借助图腾意象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丰富内涵,使得历史与现实交汇、审美与人生同构,进而完成了对民族之魂的重铸。 相似文献
23.
孙正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53-56
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学角度获取生态神话母题的当代价值,深刻认识和顺应生态环境规律,创造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4.
叶舒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4):17-20
一度有人认为中华文化的图腾祖先是狼,但我国北方的考古学发现表明,熊作为崇拜偶像出现在5500年前牛河梁女神庙之中,而且,与神话传说中的华夏始祖黄帝直接有关联的,看来也是熊。再参照北方萨满教传承中的有关熊的仪式、信仰和观念,结合上古时期楚国君王姓熊的事实,可以知道,龙的传人之中当有重要一部分为熊的传人。 相似文献
25.
论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来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3):54-55,58
研究唐代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升华轨迹不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已经开始的意义深远的动摇还可以倾听到唐代男性带动女性走向解放的步伐,对认识唐传奇中女性命运在中华民族妇女解放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6.
杨菊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34-37,61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年都乎土族"於菟"的祭祀程序、供品及祭祀目的和西方酒神崇拜的程序、供品及祭祀目的对比分析,对土族"於菟"祭祀和希腊酒神祭祀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透过"於菟"表层的社会现实,触及其深层次的宗教文化象征,探寻人类共同的认知方式,揭示"於菟"舞祭中蕴含的生命和自由的本质及酒神崇拜的实质。 相似文献
27.
28.
偶像崇拜的多维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8-12,20
偶像崇拜始于原始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排他、自大、独恋的盲目性愚妄性心理现象,偶像崇拜有有形与无形、显性与隐性、真实与虚假等不同类型。历史表明,偶像崇拜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后果,其救治之道在于培育科学怀疑和求真探本精神。 相似文献
29.
王灿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30-33
“法先王”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极大,这与周代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其主要表现有:周代“神祖二元”的宗教观与祖先崇拜的空前强化;周代农业的强势主导地位与长期定居生活模式的促进作用;周代宗法制度的特殊影响;周代前期统治的成功以及周代巨大的历史影响力。 相似文献
30.
论何其芳延安时期的心灵改造与文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何其芳心理发生曲折变化。初到延安的何其芳陷入盲目快乐之中。整风运动中,何其芳因为诗歌的个人主义情调而遭到批判。经受改造的痛苦与艰涩无奈,何其芳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全面反思和清算。在认真地学习改造之后,何其芳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盲目快乐与艰涩无奈,而是一种单纯的皈依与迷狂崇拜心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