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13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24篇
理论方法论   134篇
综合类   2628篇
社会学   170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研究阐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当前中国优化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有效激发贸易效应,应对外贸环境的不利冲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贸易成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视角,构建2007-2017年中国与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总体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往来,且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而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发挥贸易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区分贸易方向还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互联网基础设施都具有明显的贸易效应,其中: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主要发生在沿线发达国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主要发生在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以及沿线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新形势下中国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合理布局和把握建设力度,既培育贸易增长新动能,也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72.
国际贸易中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壁垒含义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SPS)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安全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但这种管制进口产品的措施会增加出口商的成本 ,从而限制当地的产品竞争 ,因此它经常被一些国家用作贸易壁垒的一种工具。在全球市场上 ,SPS措施正愈来愈多地被用作为一种贸易政策工具。回顾WTO最近几起SPS案例 ,可以看出 ,WTO的SPS协议中的漏洞导致了SPS措施可以成为贸易壁垒的工具。由SPS引起的贸易壁垒将是中国入世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73.
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2005和2007年我国进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并对相应的贸易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我国是国际贸易中的碳污染转入国,且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和金属产品制造业等少数几个高隐含碳排放产业,而这样的贸易结构不利于降低碳排放。为改善现有的贸易结构,给出以下建议:鼓励发展碳污染转出产业以及因贸易而存在少量碳污染转入但顺差额较高产业的贸易;限制因贸易而导致大量碳污染转入且顺差额较低甚至是逆差产业的贸易。  相似文献   
174.
近年来中日食品贸易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出口贸易虽然具有价格、质量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观念落后、资源整合能力弱、认证体系不健全以及出口国越来越多的限制等不利因素,直接影响我国食品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从政府、行业和企业等不同层面,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政策、健全安全控制体系,完善信息情报系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加强自主创新、实施标准化生产,尽快提高我国食品企业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5.
作为WTO成员国的中国,现行的外商投资法与WTO协定中有关投资的规定仍有差距,诸如在外资准入、外资经营及立法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而提出了改革并完善我国外商投资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6.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贸易壁垒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存在问题,具体分析了发达国家对中国农产品所构建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立足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与发达国家在构建贸易壁垒方面的比较差距,从宏观和战略角度,提出了我国突破贸易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国际化的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7.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及相应的模型,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1997-2004年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出口与进口贸易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本相同.因此,主张加快发展西部对外贸易以促进西部经济加快增长,并在实施中要注意进口与出口并重.  相似文献   
178.
WTO规则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关于银行服务贸易的主要规则,是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深化。加入WTO组织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带来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在加入议定书中就银行服务业对外开放作出承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增强,货币自由兑换与利率放开要逐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拓展中间业务,要依法吸引和管制国外短期资本,用国际惯例规范银行卡的发放,依法保障国家金融市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9.
考察2004~2013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市场结构及进出口集中度,并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但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2)中国在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较分散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3)中国农产品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则较为显著。(4)中国对东盟7国的农产品进口互补性指数要略高于出口互补性指数,这也印证了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80.
当前协调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在总体呈现基本协调态势下,存在的劳资纠纷和冲突日益凸显和激烈,如何处理劳资纠纷,建立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协调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对策,建议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劳资双方组织化,继续引进国家干预,把三方博弈落到实处,尽快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和扩大充实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