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9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230篇
管理学   124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9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90篇
丛书文集   1888篇
理论方法论   804篇
综合类   10661篇
社会学   1419篇
统计学   560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818篇
  2013年   1124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1003篇
  2007年   1145篇
  2006年   1050篇
  2005年   1002篇
  2004年   970篇
  2003年   889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提出了建立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对传统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产生冲击。在现有的各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中,社会学法正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其必将对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2.
《时代的丰碑———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与历史条件》一书 ,选题新颖 ,视角独特 ,内容丰富 ,可读性强。其研究方法、框架体系的建构都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83.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奠定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体系 ,第二次研究高潮是恢复性的 ,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 ,研究者只有提高理论素质 ,突破历史、教育学科界限 ,从历史学走向社会学 ,教育史学科才能真正取得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984.
本文联系现代阅读理论,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专业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重视对语篇层面的教学;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等。  相似文献   
985.
论经济全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予以界定 ,阐述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方法等 ,提出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86.
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效率和公平是社会福利的两大准则 ,整个人类历史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历史 ,而其中针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的收入和服务保障更是一个超社会形态的课题 ,是一个关乎人类社会福利的重要问题。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 ,本文中所讨论的社会福利制度被限定在“剩余福利模式”上。在对中外社会福利制度的起源及其理论发展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作者指出 :社会福利的提供应是制度化的政府职责 ,它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还有利于全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在中国目前财政收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推进立法、加紧培育行业组织和非赢利社会组织 ,以达到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有效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之目的。  相似文献   
987.
试论当代管理理论中价值观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传统理性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当代管理理论提出了价值观管理。传统理性管理理论中的经济主义价值观带来了人类外部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内在价值意义的丧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当代管理理论中价值观的重构成为必然,导致了价值观管理中超经济主义价值观的产生。我国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应以唯物史观的哲学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吸收西方传统理性管理理论中经济主义价值观中的合理成份,挖掘我国管理理论中道德主义价值观中的精华,进而形成体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超经济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88.
试析WTO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拘束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TO成立以来的实践表明 ,其争端解决具有相当强的国际法拘束力 ,保证了WTO各项规则基本上得以有效实施 ,成为该组织的核心机制。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 ,分析WTO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拘束力 ,着重从WTO争端解决的拘束力之条约依据、实践考察和存在问题三方面进行研究 ,并力图从一般国际法理论的高度来解释WTO的争端解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89.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信息职务是横跨信息管理领域、产业经济领域及信息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分析为基础,运用模式方法,探讨了旨在描述信息服务各要素间基本关系的基本模式、信息服务在实践中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的作用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生成模式以及由网络技术引发的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并对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90.
黄楠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楠森认为:求真是哲学的第一要务,本体论则是一切哲学的逻辑核心和哲学得以存在的根本的合理性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求真的哲学,它在哲学史上开辟了把哲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建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其中,它的核心是客观存在论而不能简单地认作物质本体论,它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的观点而不是实践的观点。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实践论、认识论、人学与客观存在论的关系,不能用历史观、实践论、认识论和人学来否定客观存在论。黄楠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总体上体现了中国一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